一个背包,一台相机,一双经久耐用的鞋,一颗愿意感受的心,旅行吧,大自然会让你感动!

投稿地址:it@zuaas.com
投稿方式:word格式+图片附件
  • 周末2D1N马六甲自驾攻略 by 叶飞剑 2013.10.15 校友ID: 浙大土木03 邮箱:flysword5@gmail.com 介绍 马六甲位于马来西亚西岛南部距离新加坡200多公里,曾经是海上丝绸之路-郑和多次下西洋必经之地,是东西亚乃至中东阿拉伯地区商品贸易中心,也是是伊斯兰教传播的区域中心。马六甲历史悠久,因马六甲海峡是东西方海上交通要道,当年郑和七下西洋七次都经过了马六甲,后来分别被葡萄牙,荷兰,英国以及日本占领,所以这里留下了很多不同的历史文化遗迹,当地的宗教信仰也趋于多元化,因人口多数为马来人,所以最多的固然是伊斯兰教回回,其次是华人,大大小小的中国寺庙也随处可见,还有为数不多但在西方列强占领期间保存下来的天主教堂 ...
    Posted Dec 10, 2013, 11:04 PM by ZUAAS IT
  • 北台湾环游记 by 叶飞剑 2012.11.01 校友ID: 浙大土木03 邮箱:flysword5@gmail.com 【旅行题记】 半年前,台湾计划已随着机票的预订而提上日程,这场旅行不仅实践了半年前的旅行承诺,同时也让我在毕业时分释放了一次灵魂。对于宝岛台湾,以前的理解多局限在台湾的综艺节目,台湾电影里的镜头和来自台湾的歌手艺人。这个不断向外界传播华语文化的岛屿,对大陆长大的孩子来说有着诸多的神秘感!这次旅行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莫过于台湾遍地的小吃文化,继承了中华传统的印记以及其独特的自然景观。   说到小吃,首先看的是《台北小吃札记》关于台北小吃的描述,“这是台北,一个老练世故的城市 ...
    Posted Dec 10, 2013, 11:07 PM by ZUAAS IT
  • 纵穿约旦:详细攻略,各种住宿、美食推荐和注意事项 by 张玉超 2013.6.26 校友ID: 浙大医学04邮箱:minisweetfish@gmail.com 此行我们四人一共走了10天,行程排得比较松散,玩得很悠哉。如果时间不够的筒子们也可以压缩到六七天,问题不大。本贴主要推荐吃住行,按JD记录价格,1 JD=1.4 USD。   航班:卡航往返安曼,经停多哈机场。中国猪肝本落地签20JD,海关旁边换美元汇率还行,换欧元之类汇率超差,建议带美元 ...
    Posted Dec 10, 2013, 10:55 PM by ZUAAS IT
  • 越南河内游小记小攻略 by 丁健 2012.10.17 校友ID:浙大生物06 邮箱:younanrusi@gmail.com 1. 为什么是越南? 出发了,不要问那路在哪...呵呵,当初打算去丽江来着,后来觉得时间不够,考虑到去越南的机票又很便宜。加之这个地方以前就盘算过。所以,只是想出发,想离开,想放空 2. 机票和签证 机票我选的是tiger,往返200新币(1000rmb), 没来由的买了15刀的保险 ...
    Posted Dec 10, 2013, 10:59 PM by ZUAAS IT
  • Milford Track 徒步 · 精灵王国 by 史静 2011.1.8 校友ID:浙大经济学03级 个人主页:http://www.renren.com/profile.do?id=243570577 那精灵居住的地方。。。。。。   很久以前看Discovery频道,看到一哥们在齐腰深的水里面趟行,走了好久好久,丫都快虚脱了。晚上走到了一个山间小木屋,然后很爽滴洗了个热水澡。最后走到尽头时,他坐在船上,镜头360度的拍周围的山。很美很美,美到忘记了呼吸。然后我就记住了这个名字:Milford ...
    Posted Dec 10, 2013, 11:00 PM by ZUAAS IT
Showing posts 1 - 5 of 6. View more »

周末2D1N马六甲自驾攻略

posted Dec 10, 2013, 11:02 PM by ZUAAS IT   [ updated Dec 10, 2013, 11:04 PM ]

by 叶飞剑 2013.10.15
校友ID: 浙大土木03
邮箱:flysword5@gmail.com

  • 介绍
马六甲位于马来西亚西岛南部距离新加坡200多公里,曾经是海上丝绸之路-郑和多次下西洋必经之地,是东西亚乃至中东阿拉伯地区商品贸易中心,也是是伊斯兰教传播的区域中心。马六甲历史悠久,因马六甲海峡是东西方海上交通要道,当年郑和七下西洋七次都经过了马六甲,后来分别被葡萄牙,荷兰,英国以及日本占领,所以这里留下了很多不同的历史文化遗迹,当地的宗教信仰也趋于多元化,因人口多数为马来人,所以最多的固然是伊斯兰教回回,其次是华人,大大小小的中国寺庙也随处可见,还有为数不多但在西方列强占领期间保存下来的天主教堂。    
  • 新加坡自驾

新加坡距离马六甲约240多公里,对于有车一族,可以找一个周末,直接经Woodland或者Tuas关口出关北上;若没有车,也可以很方便地在新山(Johor Bahru)租到车,然后驱车北上,在马来亚E2高速上飞奔约2小时即可到达。本文针对后者,即从新山租车然后自驾马六甲。自驾的好处不必说了,自由方便,舒适快捷,特别是在城市里面转,可以玩很多地方,费用上来说,如果一辆车满载,平分后也是比较省钱的,这在后文中会提及。

  • 准备工作

1. 自备或者租用GPS。

对大多数生活在新加坡又没车的朋友,马来西亚是比较陌生的,虽然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一样的驾右左行,但是因为马来用的不是英文,而且在城市里面路况复杂(比如新山高架和地面同线,马六甲无处不在的单行线等),笔者强烈建议准备一个GPS导航,光用Google地图是不行的,第一次出行用谷歌地图,估计会在新山绕半天才能上高速。笔者使用的GPS是一个叫Sygic的APP,马来西亚新加坡版本,包括两国的详细地图,Apple Store上售卖32新币,虽然是笔者有史以来买过最贵的APP,但是想在将来也可以在新加坡用,就咬咬牙买了下来,后来证明这个deal是非常合算的。如果自己准备,也可以租车时候request一个随车GPS,大约马币20-40。

2.租车公司的选择

新山有多家租车公司,其中包括Hertz, Avis, Pacific-Rent-A-Car, SixT, Sime Darby以及Europcar等,基本上都位于City Square-Kotaraya一带,新山入境后步行可达,这些公司大都提供预定服务,但是所有预定服务要提早2-4天在网上完成,这样可以确保出行当天有车,并且可以货比三家,或者选择自己喜欢的车出行。但是如果在出行前一两天内,就只能电话联系了,时间越晚,很多车也可能已经租完。笔者是出行前一天才决定自驾,打电话去Sime Darby预定时候已经fully booked,所以是最不保险的方式,即到新山后逐家询问。问过几家公司,都是没车了或者就是价格很贵,不过懒人有懒福,问到Pacific-Rent-A-Car, 最后租到一辆价格便宜的新车,是这家公司刚从KL开来新山的,里程数显示750KM。但这么好的运气不是每次都有,所以笔者推荐提前网上预定,相关预定网站和新山取车地点如下:

(1)Hertz: https://www.hertz.com.sg/rentacar/reservation/home?defaultTab=1

      新山取车地点1: Senai International Airport, E10-1 Public Concourse Aeromall, Johor Bahru, Malaysia; Tel: (60) 7 5983455

                      地点2: Johor Downtown, S2-Podium 1, Menara Ansar 65, Jalan Trus, Johor Bahru, 80000, Malaysia; Tel: (60) 7 223 7520

(2) Avis: http://www.avis.com.my/booking.php

     新山取车地点:Johor Bahru Downtown Office, Lot PTB no. 20708, Terminal Bas Central Kotaraya,  Jalan Trus, 80000 Johor Bharu, Malaysia; Tel: (60) 7 223 7644

(3)Sime Darby: http://simedarbycarrental.com/

     新山取车地点同(1) 地点2,因为是两家公司合资。

(4) Europcar: http://www.europcar.com.my/

     新山取车地点1:AMAN SARI HOTEL CITY CENTRE, LG-02, 49, JALAN WONG AH FOOK, 80000 JOHOR BAHRU, MALAYSIA; Tel: +60 (12) 3293070

                     地点2:MEET & GREET -INTERNATIONAL AIRPORT, CUSTOMERS ARE MET IN ARRIVAL HALL, JOHOR BAHRU, MALAYSIA; Tel: +60 (12) 3293070

(5) Pacific-Rent-A-Car: http://www.iprac.com/enquiry.shtml

     新山取车地点:WH – 01 (C) Block D, Terminal Bas Sentral Kotaraya 2, Jalan Trus, 80000 Johor Bahru, Johor Darul Takzim; Tel: (60)7- 224 3951

(6) Hawk Rent a Car:https://www.hawkrentacar.com.my/hawk2012/web/public/world.php

     新山取车地点:LOT PTB 20708, WH-1 (D) WAREHOUSE, TERMINAL BAS SENTRAL KOTARAYA 2, JALAN TRUS, 80000, Johor Bahru, Malaysia; Tel: (60) 7 224 2854

Tips: Kotaraya Bus Terminal是SBS160和SMRT950的终点站,那附近有三家租车公司,包括上述的(2)(5)(6),所以新加坡过去可以直接坐170或950到终点站,然后边上就是租车公司,非常方便。

3. 各种旅行证件,驾驶证,有效期内的马国签证等

  • 租车和长途客车价格
一般新山租车价格每天150MYR起,相当于新币60,周六早上租周日晚上还,需两天,有些公司比较黑,还会有周日还车的Surcharge,所以要找有keybox可以直接Drop Key的公司。如果做长途客车coach去马六甲,一般从新山的lakin车站(160直达)出发,票价为21马币,行车时间为3-4小时。    
  • 关于保险
正式的租车公司租车,一般都会包括保险,保险分全保和半保,一般是有限cover出现交通事故的情况,保险还包括车上所有人员的人身安全险,损坏包括车前玻璃,但不包括车顶棚,侧翼和后箱,也不包含外表刮擦。具体的保险范围应该在租车时和租车公司了解清楚。    
  • 其他注意事项
1. 从新加坡去新山可以到Kranji MRT坐170或者160,也可以去Woodlands MRT坐950,其中160,950终点站在Kotaraya Terminal, 170终点站在Lakin Terminal.     2. 马来西亚高速和国内一样,要过路费的,所以最好准备一张Touch & Go的卡,如果第一次上道,没有卡,可以到了高速入口处靠边停车下去买,如果你不想用卡,也可以找付cash的通道(buy ticket)直接买票通过,如果Touch & Go内的余额不足,可以走买票通道,补足差额即可。从新山-马六甲走E2高速单程需要约26马币的过路费。     3. 马来西亚油站很多,加油和国内不一样,一般都是自助服务,所以到了油站,打开油门(需要事先了解所租车的油口位置),然后拿油枪直接看量注油,加完后去付钱,告诉收银员哪个站台就可以了。这里特别提醒,租车时候最好问清楚车用几号油(黄色95还是绿色97)以及油箱容量。     4. 若泛水逆出现交通事故,不需要慌张,先根据严重程度判断是否要叫ambulance,然后报警,最后联系最近的租车公司办公室;若在高速上,应将车先移到边上的应急道;记下对方车辆的车型,牌照号码,车主的联系方式,最好拍照记录,等警察来处理,并于24h之内到警局记录报告。     5. 若发生故障,如爆胎,可以将车开到边上应急带,放置警示标识,用随车的备胎更换,若有其他事项,可以联系最近的租车公司办公室或报警。     6. 马国高速公路上的限速110公里,变换车道要特别注意观察是否有摩托车,遇到恶劣天气,减速慢行,部分马国交通标识如下:     signs                                                                最后祝大家出行顺利! 

 2013年10月15日  

北台湾环游记

posted Dec 10, 2013, 10:39 PM by ZUAAS IT   [ updated Dec 10, 2013, 11:07 PM ]

by 叶飞剑 2012.11.01
校友ID: 浙大土木03
邮箱:flysword5@gmail.com


【旅行题记】

半年前,台湾计划已随着机票的预订而提上日程,这场旅行不仅实践了半年前的旅行承诺,同时也让我在毕业时分释放了一次灵魂。对于宝岛台湾,以前的理解多局限在台湾的综艺节目,台湾电影里的镜头和来自台湾的歌手艺人。这个不断向外界传播华语文化的岛屿,对大陆长大的孩子来说有着诸多的神秘感!这次旅行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莫过于台湾遍地的小吃文化,继承了中华传统的印记以及其独特的自然景观。

 

说到小吃,首先看的是《台北小吃札记》关于台北小吃的描述,“这是台北,一个老练世故的城市,外省文化之浸润也深,故欣赏此种吃食之众比较得以累成......”,台北应该是当时迁过去的大陆居民汇集的地方,大陆逃难人士来自五湖四海的省份,过去后便都集中在了台北,自然也就促成了中华各地域的美食文化混合交融,形成特有的小吃文化。夜市是小吃文化的发祥地,而在台湾,几乎每一个城市都至少有一个夜市,充分体现了台湾人民崇尚小吃的禀性。台湾人民富有创造性地将各种食材进行加工制作,故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小吃品种!由于每家制作的手法和酱料的搭配不同,即便是同一种小吃,不同家做出来的成品味道也可能迥异。正是这种小吃的多样性,使每次夜市之行都是一个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说到传承,不禁让人想起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大陆这片中华文明的根源之地正在不断丧失的传统印记,却在大陆以外的地方得以保留和重视!台湾是中华文明传统印记

  【第O天】旅行是一种探索  

以往的每次旅行,都会早早的在出行前计划好,今天去哪里,明天去哪里,详细的旅行计划早已跃然纸上。即便没有时间临时抱佛腿,至少也会把行程下榻的旅馆先订好。虽然预习工作会很累,但是一踏上旅途,便利不说,还免去不少被坑的机会。这种有计划的旅行原来是我所推崇的,后来渐渐觉得,过早的计划会在未到达目的地时就已经框住了旅行的预期。事实上旅行本来就应该是个无法预期充满未知的过程,一路上会有各种新奇事物在等待挖掘,窃以为在探索中旅行和在旅行中探索才应是旅行真正的意义所在吧。

 

这次台湾之行只做了个简单草率的预习,7日7夜的行程,也只订了前三个晚上在台北的旅店。于是在某个周末的凌晨,心中带着向往,便匆匆上路了。旅行模式基本上是:台北的最后一天,订上九份的民宿,九份的夜里,订上花莲的民宿,花莲的夜里,订上清净草原的民宿,清净的夜里,订上台北的最后一夜。最后发现,我们走完了北台湾。一路走来,连次日的交通也都是临时找的,于是就遇上带我们找台湾大哥大买手机卡的好心司机,遇上从花莲带我们穿越太鲁阁到达清境农场还送一把小手电的有缘人,遇上一起登合欢山看日出临别时还送我们青青草原路线图的香港情侣。一路和台湾人讲价,也颇有意思。

 

和大部分人初入台湾的玩法不同,我们的7日选择了环北台湾,行程见下图。之所以选择北台湾,是因为台湾最大的两个城市台北高雄南北对立,由于政治因素,北台湾和南台湾的民俗文化也会有稍稍的不同。台湾绝对不是一个可以一周内玩完的地方,与其囫囵吞枣,不如留着另一半下次再来。很多人选择西台湾,是因为西台湾南北纵向畅通无阻的交通,事实也是如此,东边的南北交通只有自强号快速铁路,而且我们到达花莲之后发现根本没有横穿台湾中部山脉的公共交通。不过选择西台湾的旅行,也不太可能看到太鲁阁的壮阔,详情见后文。我们发现即便是北台湾,7天也是不够的,因为光台北这样一座“老练世故”的城市,就要浓墨重彩地用去三天了,原本想去的新竹狮头山和宜兰罗东计划由于时间的关系宣告破产。

图1. 环北台湾7日行程

  【第一天】北投温泉-士林夜市  

来到台北的第一天已经是闲散的下午,旅途的劳顿,让我们特别期待去找个温泉放松休憩。于是我们一放下行李,便起身前往台北著名的北投温泉。台湾因为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地壳板块的活跃创造了很多天然的温泉。台湾的温泉分冷泉和热泉,以热泉居多,泉水中富含矿物质,泡多了有助于身体健康。和日本一样,人们管温泉为“汤”,在北投有公共汤和私人汤,也有按性别分的男汤和女汤,在新北投的光明路上,放眼望去有很多温泉旅馆,旅馆里面有独立的汤池,其温泉水来自由政府控制的泉眼,输送到不同楼层的不同汤池里面,供游客使用。

 

图2. 北投温泉

 

生平第一次泡汤就在台北的北投温泉,第一次入水耗时良久,是因为不太适应恒定在45度左右的水温,全身入水后不久,便浑身冒汗,每次浸泡一般15分钟,泡完就像打了一场激烈的羽毛球赛,满头大汗,必须得出来休憩和补水。新北投的泉质以青磺和白磺居多,我泡的应该是白磺泉,水质呈乳白,属于硫酸酸性水质,多次浸泡可消除疲劳,特别适合缓解旅行之劳顿。

泡汤归来,回台北的捷运途径剑潭,出捷运站不远,便来到了著名的士林夜市,台北许多著名的小吃都集中在这里。夜市原本只是夜市,但是因为有很多小吃摊铺的出现,夜市成了小吃的代名词。奔往士林夜市的游客,多半都是因为美味的小吃而去的吧。第一眼看到台北的小吃摊铺,似曾相识,让我回忆起马来西亚槟城的夜市小吃摊,但规模和人气远不如士林。记得光顾的第一个摊是青蛙下蛋,一开始还是好奇胜于饥肠,没敢买,后来看见一个摊就挤进去看看,拣着喜欢的就买。于是一气呵成,买了青蛙下蛋,猪血臭豆腐,阿宗面线,炸奶球,大肠包小肠,豪大大鸡块,生煎包,各种卤味...能吃的当场解决,吃不下的统统打包,最后坐在剑潭捷运站门口,一边看着从捷运站源源不断涌出的庞大人流,一边消耗着美食,第一个晚上无条件吃撑了,最后还浪费了不少。

图3. 士林夜市虚景

图4. 士林夜市的美味小吃合集(左为鸭血臭豆腐,豪大大鸡块,青蛙下蛋;中为大肠包小肠;右为阿宗面线,炸奶球)

哦,还有不得不提的两件事,一是刚放下行李从旅店出来的路上,遇到一家川味牛肉面,点了碗五香牛肉面,好吃地泪流满面!那香喷喷的牛油,直接将我秒杀,后来对台湾夜市小吃已经审美疲劳,但这家牛肉面在之后的7天里面始终回荡心头!依稀记得店面位于基隆路一段往市政府方向步行可至,吃完面出来能看到101;二是在台北市府大楼看见了巨幅海报“钓鱼台是中华民国的”,试想大陆的政府怎么没有这种魄力,看到对钓鱼岛宣示主权的大都是民众花钱做的广告。

图5. 令人难忘的川味牛肉面

【第二天】国父纪念馆-台北101-中正纪念馆-西门町-临江夜市

台北第二天是历史的回顾,我们的计划首先是靠近落脚处的国父纪念馆和101,国父纪念馆位于市政府旁边,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百年诞辰而兴建,孙中山原名孙逸仙,所以纪念馆的英文名就成了S.Y.S Memorial. 刚步入纪念馆,就听路人说仪式马上要开始了,听得我们一头雾水,走进庄严的大门,已经看到人们将孙中山先生巨型塑像下的空地围了起来,走近一看,只见两位卫兵以一种在大陆极为罕见的姿势站岗,而远处,正缓缓走出三位年青帅气,表情严肃,手执刺枪的阿兵哥。原来所谓的仪式就是卫兵的换岗仪式,每2小时进行一次。于是我们迅速找到有利地形,记录下了这个气势恢弘,别具特色的一幕。

图6. 换岗的阿兵哥正朝我们走来

原本国际上每个国家的礼仪兵的穿着,步型,佩枪和手势都会有差异,国父纪念馆站岗的阿兵哥步履沉重,掷地有声的前行和极具视觉感染力的交接仪式令我印象深刻。整个过程将近20分钟,我却使劲地按下了100多次快门,在伟岸的国父塑像之下,透过取景框目睹了这种庄严,仿佛看见了100年前中华民国成立之初,卫兵列队庆祝中国从此摆脱近2000年封建统治的伟大时刻,心中的敬重之情油然而生。

图7. 交接仪式之一

图8. 交接仪式之二

图9. 帅气十足的阿兵哥

图10. 国父与卫兵

国父纪念馆内部讲述了国父的生平事迹,保存了很多孙文当年的亲笔文件,从头到尾看完,花了不少时间,权当是重新读了一回中山先生的传记。中山先生一生60岁,年少留学行医,之后成立了同盟会,发起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封建制度,成立了中华民国,确立了三民主义的治国纲领,是谓荡气回肠的人生!孙先生作为名副其实的国父为国共两党所敬重,其卒时中共成立也没几年,在阅读展览的时候看见一段有趣的文字:1924年中国国民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采取“联俄容共”的新政策,容许中国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名义参加中国国民党。惜因国际共党操纵,在党内发展组织,于中山先生逝世后,顿失领导,国共两党关系不幸全面破裂。文中看出共产党是怎么在国民党中发展出来的,而且通过“惜”和“不幸”可以大致感受到国民党对于这种变数的无奈而又惋惜心态。

图11. 中华民国成立之初的政府要员

国父纪念馆出来之后,我才有时间欣赏这座和贝聿铭同窗过的近代台湾建筑大师王大闳的作品:对称的格局彰显凛然的正气,一米见粗的巨柱衬托恢弘的气势,四角飞檐高高翘起,庄重而不失活泼,室内木质的横梁竖柱和传统中国建筑结构一致,古典而不失稳重。

图12. 国父纪念馆外景

国父纪念馆出来,便直奔附近的101,早就耳熟能详的101高508公尺(米),曾一度是世界最高建筑,一直很向往身临其境仰望他的高大,而今终于实现!然而这次深入101的探索,让我明白更多关于这座建筑的神奇。这座建筑有着号称世界上最快的电梯,时速达16.8公里,建筑的设计者巧妙地借用了四种带有中国印记的事物,分别是竹子,如意,铜币,和宝塔。亦或是远处端详亦或是置身其中,你可以发现竹子的节节攀升,如意的花瓣外形,铜币的外圆内方和宝塔层层相叠,充分体现了现代建筑科技和中华文化的紧密结合。和上海浦东或者新加坡滨海湾不一样,台北城的摩天大楼顶多就只有101一座,买票登上88层观光层,便可以“一览众山小”,将台北城尽收眼底。在101上租一个解说器,可以瞬间拉近你与台北的距离。

图13. 台北101外景之一

图14. 台北101外景之二

图15. 台北101上鸟瞰台北城(黄色的方形建筑为国父纪念馆)

特别感兴趣的是101的建筑结构,台湾处于环西太平洋地震带,要在这种地质上面造一座摩天高楼是谓不易,101出乎我意料,竟然只用了八根巨柱便撑起了主体结构。楼顶有一个巨大的球形阻尼器,据说是用来抵抗风和地震荷载的,其工作原理大概可以想象的出来(利用质量球体的惯性力来抵消横向荷载)。在101上还看了一层珊瑚展,才明白台湾出产珍贵的红珊瑚,“珊瑚与珍珠、琥珀并列为三大有机宝石,在东方佛典中亦被列为七宝之一”,所以红珊瑚价值不菲,常用作宫廷饰物。台湾还出产玉石,其价值就比珊瑚低不少。

图16. 台北101主体结构

图17. 台湾红珊瑚雕刻二成的关二爷

结束101的行程便赶往中正纪念馆,赶到时已只剩下1个小时就要关门了。笔者对蒋中正的兴趣不亚于国父,不仅因为小时候听外公讲故事经常会有提到“Jio Gah Sei”(东阳方言),还因为他是个浙江人,出生在浙江奉化的老蒋和湖南湘潭的老毛在20世纪前叶那一场关系国家民族存亡的较量,注定了这两个人物在中国近代史上不可磨灭的影响力。回过头看老蒋的历史,看到他曾经也如此英姿飒爽,如此飞煌腾达,突然让人联想到一代枭雄项羽,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也许还有更多相应的例子,毛蒋的恩怨,只不过印证了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道理,台湾人说,蒋介石败给的是自己。

图18. 中正纪念馆(夜色)

图19. 中正纪念馆对面的自由广场

中正纪念馆出来夜幕已降,本想去总统府走一趟,但是我迷恋于纪念馆内的文字图片,耽误了时间。在自由广场上晃了晃,边起身前往西门町,西门町是著名的台北商圈,台北的发展应该是自西门町一带开始,慢慢向四周发散。初到西门町,自然免不了一阵瞎逛,边逛边买小吃,但比第一天在士林夜市有所收敛,又吃了一回臭豆腐感觉味道已不如昨日,买了一盒槟榔,打开一看竟然是新鲜绿色的(印象中吃过老槟榔干货还以为都是如此),中间还夹红浆,第一口吃嚼出的汁要吐掉,然后就可以享用了。虽然看到很多Taxi司机嚼得开心,但是我怎么嚼都觉得味道很怪,不一会儿,喉咙就像卡着一块石头了,直接吐掉了,后来一盒槟榔也全扔了。除了槟榔还有苦瓜汁,平时喜欢吃苦瓜,但从没见过苦瓜拿来榨汁的,银白的苦瓜倒是喜人,榨汁后的味道就是先甜后苦,苦尽甘也不来。在西门町最坑爹的是想要买双鞋却发现自己的脚在台湾竟然只能穿女鞋!台湾人无论男女脚都很大只,去店里一问,男鞋42码起,好歹我在大陆新加坡也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囧境啊,不过相比新加坡,台湾的鞋卖得便宜是真的!

图20. 台北西门町一瞥

西门町没怎么吃饭,回到宾馆就杀往住处附近的临江夜市,临江夜市相对士林人少一些,不过也让夜市的形态更加清晰,两边是固定的店面,中间一排都是活动的推车摊铺,小吃什么的一般都在活动摊铺上卖。在活动摊铺和固定摊铺之间,有两条人流,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看到的基本上和士林夜市差不多的小吃,我在固定摊位买了一杯锡兰奶茶,在活动摊铺买了一蚵仔面线,一猪血糕,一五香蟹和一脆皮鸡蛋糕,发现我真能吃,第二天依旧肚皮鼓鼓地回到旅馆。值得一提的是台湾的奶茶无论哪种style都很美味!

图21. 第二天小吃合集(左为脆皮鸡蛋糕,成都杨桃冰;中为猪血糕,蚵仔面线;右为苦瓜汁,槟榔)

【第三天】故宫博物院-龙山寺/夜市-信义诚品书店

台北第三天,就是号称有近70万件馆藏,一件一件看需要看上30年的世界著名博物馆。网上资料显示,1949年从大陆运走的文物达2972箱,分批运至台湾,而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北京故宫博物院类似,都以明清时代的藏品居多。进入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第一感觉就是小,和天朝的故宫没法比,但是人家本来就是个博物馆,而且麻雀虽小,馆藏的宝贝的确不容小觑,很多年前阿杜给我带回来一个碧玉白菜,特别喜欢,时至今日才有幸得以看得实物。 进了博物院,看了整整一天,竟然也只是看了三层馆藏,只恨眼睛不够用啊。博物院的宝贝应该是轮番展出的,特定的时期可以看到不同的藏品。上至夏商周,下至元明清,各色宝物一应俱全,青铜,陶,瓷,玉,珊瑚,玛瑙,象牙,木,竹,果核,石等材质做成的宝贝不让人目不暇接,除了慨叹工匠们的精湛手艺外,不得不敬畏的是它们所经历的年轮沧桑。常常盯着一件青铜器的纹饰,透过它看到的是2000年前的繁华世故,那些贵族们在死去的亡灵边埋下的是一种精神寄托,亡灵的身躯可以与天地融合,但是精神寄托则可以和这青铜器一样永恒。

图22. 故宫博物院正门

最后不得不说的是,乾隆皇帝真是个清高自我的破坏者,很多原本完美的宝贝,他老人家非要往上面题个字,盖个章,以彰显他过人的鉴别能力。乾隆说,在后宫鉴赏宝贝不算玩忽职守,乾隆又说,我觉得这个宝贝从这个角度看起来有美学价值。我说大哥,你能不能消停下,看得我们心里面渗得慌啊。器物之美,不同的角度带给人的感受是不同的,任何鉴赏的文字都限制了观赏者对器物本身的想象力。你还要破坏器物本体在上面强行镌刻上你的个人感悟,实在是太过分了!

图23. 台北故宫博物院远景

故宫博物院出来已是饥肠辘辘,继续去龙山寺附近的三大夜市华西街,梧州街和广州街觅食,第三天已经对台北的小吃产生审美疲劳,所以吃得少了。龙山寺朝拜的人很多,香火甚旺,我们没什么兴趣,便直接去夜市觅食,第三天继续吃臭豆腐,发现味道是三天来最差的,鳝鱼面很腥,吃了两口作罢,鱿鱼羹没啥味道,猪血汤看起来是最好吃的,味道确实也不错,某妹吃得甚欢!

图24. 龙山寺及附近龙山夜市(下自左:臭豆腐,鱿鱼羹,猪血汤,鳝鱼面)

龙山寺出来,又去了台北最喜欢地方,诚品书店,因为下榻的地方离信义诚品书店不远,之前已经去过一次,意犹未尽,就再次将自己丢进书堆里面去,感受台湾繁体字所创造的世界。信义诚品位于忠孝东路四段,台北101附近,是一个大型的shopping mall,里面除了卖书,还有CD和诚品礼品。喜欢诚品可能的原因是以前喜欢看台湾文人骚客的文字或者绘画,比如高中时代风靡的蔡智恒,比如一画一思考的几米,比如刘墉李敖龙应台,总感觉台湾人很小资,写出来的文字也特别小资,而诚品就是将这些小资风攒在一起的地方。进去后发现这地方简直就是爱好阅读者的天堂,周末营业到凌晨两点,平日也营业到半夜12点,拿本书可以席地而坐,靠在书架上看,也可以拿到旁边的实木桌子上坐下,伴着古色古香的台灯看,书店很安静,没有人可以打扰到你,除了结束营业的每隔10分钟播放一次的付款reminder音乐。

图25. 诚品书店(里面不让拍照,外面偷拍一张)

【第四天】十分-野柳-九份-黄金博物馆

第四天天公不作美,台北和东部沿海都下雨,我们只得包了一辆车前往。说下台湾包车,很多网上资料看到的价钱都在4000NTD左右一天(8小时),临时找车只要在打的的时候和开车师傅提出要求,师傅一般都愿意接单子,我们包了一辆3500NTD一天的,感觉还算合理,不过后来到了九份看东森新闻才发现,2500-3000是行情价(2-4人),之前看到的价钱应该是5-7人的价钱。如果遇上天气不好,或者当天的旅行目的地较多,最好的交通就是包车游了,人多会比较合算。本来也打算租车自驾,后来由于诸多原因还是没有租成,在台湾租车一般要求有国际驾照,可以通过网上直接预订,多家租车公司也提供全岛甲租乙还的服务,台湾的东部沿海自驾完全是没有问题的,特别是同为右行的大陆人士,比较危险地段是东部通往花莲的苏澳公路和从花莲往台中穿越中央山脉的山路。所谓的危险,其实并不在于路弯坡大,而在于下雨造成的路边山体滑坡或者山上的岩石崩塌,除开这样的天险,开车者只要不随意超车,跟着同行方向的车流前进并没什么安全隐患。

个人认为,台湾最小资的是在台北诚品书店看书,最浪漫的就是去平溪十分放天灯了。本来放天灯就被《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渲染得极是浪漫,到了十分竟然发现还是在铁轨上放,那浪漫的气氛被渲染到了极致!天灯即是孔明灯,传说就是诸葛亮发明的,可在大陆长大的我们却从来没有玩过。将祝福和祈祷写到天灯的纸壁上,然后点上火,天灯就会将你的祝福和祈福带给上天,这是人间和上苍的交流方式,每一个放天灯的孩子都相信,上苍会读懂你的心思,并保佑或者赐福给你想祈祷和祝福的人。沿着放天灯的铁轨往前走,可以看到一座吊桥,也许是因为天灯的缘故,吊桥也植入了浪漫的因子,如果能和恋人一起在吊桥上挽肩并行,仿佛就像是在行走漫漫的人生路,这头到那头,便是天长地久。

图26. 十分放天灯的铁轨环境

图27. 写字时瞬间试过的火车

图28. 放飞的天灯

图29. 平溪吊桥

在铁轨上徘徊驻足了许久,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下一站是十分大瀑布,进入瀑布前要走一座吊桥,可是我们去的时候吊桥已经断了,留下半座残骸,只能改走边上的铁轨桥,铁轨铺在厚厚的枕木上,跨越了通往瀑布的河道。雨丝微微敲打着面盘,脚下的碎石子路沿着铁轨默默刺入远方,画出了一个深邃的弧度,这忧伤的画面里仿佛更能听清相互排斥的灵魂在碎碎怨语。瀑布到了,不喧嚣但却冷艳,尤其是在幽怨的雨中!

图30. 雨中的铁轨石子路

图31. 十分大瀑布

纵穿约旦:详细攻略,各种住宿、美食推荐和注意事项

posted Jun 26, 2013, 8:43 AM by Sophie   [ updated Dec 10, 2013, 10:55 PM by ZUAAS IT ]

by 张玉超 2013.6.26
校友ID: 浙大医学04
邮箱:
minisweetfish@gmail.com


此行我们四人一共走了10天,行程排得比较松散,玩得很悠哉。如果时间不够的筒子们也可以压缩到六七天,问题不大。本贴主要推荐吃住行,按JD记录价格,1 JD=1.4 USD。

 

航班:卡航往返安曼,经停多哈机场。中国猪肝本落地签20JD,海关旁边换美元汇率还行,换欧元之类汇率超差,建议带美元,少换点,进城到处都是换钱的。如果坐飞机离境,离境税已经含在机票里,不用额外留钱。做车、船离境要交离境税,金额不同。

约旦境内路线:Umm Qais--Ajloun--Jerash--Amman--Madaba--Mount Nebo--Dead Sea--Karak--Petra--Wadi Rum--Aqaba

推荐指数Wadi Rum(要住帐篷才推荐) > Dead Sea = Petra > Umm Qais,别的随便看看。

 

1. 多哈机场

如果转机需要过夜,睡觉的地方在二楼19号登机口附近,Costa咖啡的后面,有一片长椅区,从入口交登机牌就可以换毯子进去睡,免费的,都清洗过。到点还有人拿着登机牌来叫起床,服务非常周到。不过如果不想误机,还是自己也定个闹钟吧。多哈机场似乎不太用登机桥,多数要坐很久登机车,所以起飞前四十多分钟就last call,赶不上车可就挂了,建议早点去登机口等着。多哈机场非常之冷,我是冲锋衣、抓绒都穿上了,还盖上了那个毯子,也没觉得暖和,推荐多带衣服。如果长途飞到多哈,路上会发眼罩、保暖袜什么的,自己就不用带了。

 

2. 安曼

住宿是在LP 以及各大中文旅行网站隆重推荐的Cliff Hotel。真的要推荐一下这家,位置在Downtown,全天都很热闹,前台老爷爷灰常热情,简直是万能百宝书。打车要去任何地方,他会帮忙写好阿拉伯语的小纸条,给司机看一下就可以。他推荐的附近几家餐厅也很好吃。缺点:如果希望没有打扰的度假,就不要选这家了,这家附近各种饭店,小商店,不会太安静。对多数筒子们来说,出门还是以体验风土人情为主,我觉得这点音量还是可以忍受的。

 

Cliff Hotel提供各种一日游行程,吐血整理如下:

1) Desert Castle Tour(15JD/person): Qasr Al Krane, Qasr Amrah, Qasr Al Azraq, Qasr Al Halabat, Qasr Al Sarh

2) Dead Sea Only: 10 JD/person

3) Madaba +Mount Nebo +Dead Sea: 15JD/person

4) Dead Sea+ Al Karak + King’s High Way + Petra: 22.5 JD/person

5) Madaba +Mount Nebo +Dead Sea + Al Karak + Petra: 22.5JD/ person

6)Umm Qais + Jerash + Ajloun: 20JD/person

这些一日游都是四人起,少于四人就不能出发,如果自己人不够多,可以在Cliff Hotel内问问其他人,有人愿意一起就可以了,人更多价格也不会便宜。如果四人一车,那行程还是比较有自主权的,一个景点想玩多久玩多久,时间不够的话就取消不那么想去的景点。我觉得编号5和6的两个行程比较好。去安曼以北的车次不是特多,还要死卡时间,很麻烦,6基本包括了那个区域想玩的所有东西。5的好处是可以用一整天一路玩到佩特拉,这个包车会帮忙送到你预定好的佩特拉的酒店,然后行程结束,省得自己坐大巴车去佩特拉了;缺点是在死海只能玩两个钟头,不然接下来时间就不够了。如果有专门的一天去沙漠城堡,那可以取消5里面的karak,多出来的时间在死海多玩玩。死海他们会推荐去安曼海滩。

 

饭店们

就在Cliff Hotel对门的Hashem Restaurant 是国王和王后都光顾过的哦,三餐都有,非常纯正的本地特色,我们在这家吃过早餐。点餐的人不太会英语,反正早餐种类也不多,他会把所有东西都给上一份,平均一个人是1 JD多,见图:


本人强烈强烈推荐:在Cliff Hotel后面那条街的一个叫Zorba Tourist Seafood restaurant的饭店(找不到的话问酒店前台的老爷爷),里面的lamb chop真乃极品,爱吃羊肉的筒子们千万别错过。这个羊排是没加盐直接烤的,外表极其脆,里面鲜嫩多汁,旁边配烤洋葱和番茄,端上来的时候放在大饼下方保温,自己拿桌上的盐和黑胡椒撒上就可以吃了,价格只有3.5JD,里面有四块,男生一人吃足够了,女生不饿的话吃不掉。安曼的海鲜总的来说没有亚喀巴的新鲜,可能当地人对海鲜保鲜技术不是特热衷。如果还要去亚喀巴,就不推荐在安曼尝试海鲜了。

Cliff Hotel对门那条街有个Jerusalem restaurant,里面的烧羊腿棒和烤鸡也不错,价格3-5JD的样子,具体忘了。

LP推荐的那个Al-Husseiny Mosque那条街上的Cairo Restaurant,菜价也集中在3-5JD,不过我们觉得东西没有Zorba Tourist Seafood restaurant做的精致好吃,而且那个煮羊头真是看起来好惊悚,神经脆弱的同志们别点。我堂堂脑外科医生出身,看到那羊头都崩溃了,放那愣是一口没吃,又点了别的。

满街都是卖土耳其烤肉卷的,大概1-2 JD一个,点的话就跟老板说要Sandwich,说别的他们听懂的概率更低。

Al-Husseiny Mosque后面那个蔬菜水果市场有卖各种水果蔬菜,巨型车厘子一公斤装的只要2JD,那个新鲜哪,激动得我天天买,汗。西瓜应该在2JD之内能买一个,挺甜的。沙漠地区人们不爱吃菜,饭店里的蔬菜口味都比较重,不适应的话还是自己来菜市买生黄瓜吃吧,行李里别忘了带个削皮刀。

 

安曼景点们

Citadel:门票2JD,如果白天从罗马剧场对面的居民楼中间的楼梯爬进去(LP上标虚线的路线),原则上是可以逃票的,因为已经越过售票处在景点内了,不过我们还是又绕出去买了票,多好的孩子啊。里面有个National Archaeology museum,曾经有死海经卷这样的镇馆之宝,不过现在已经移去约旦国家博物馆了,现在剩下的馆藏里面有个五千年前开脑外科手术的头骨,大家有兴趣可以去找找看,我用电钻钻着都吃力的头骨,不知道那个年代他们怎么打上那么圆的孔的。

 约旦国家博物馆:非常非常现代化,现在二楼仍然在装修,只有一楼开放,门票免费,不知道装修全部结束之后要不要门票。一楼有死海经卷,国宝级别的文物,大家一定要来瞻仰一下。

King Abdullah Mosque:门票2JD,女生有地方可以披上一身黑袍子来挡住头发、胳膊、腿,免费的;男生如果穿了长衣长裤就不用穿那个黑袍子了。

Mecca Mall:从市区打车过去大概2.5JD,购物商场,货分区有点小乱,衣服多数不是本地款式。二楼有个旅游纪念品店,东西比downtown卖的精致一点,而且明码标价,价格不贵。一楼最里面有个Miles Supermarket,里面卖的250ml死海泥是我们在全约旦找到的最便宜的,只要2.5JD,别的地方卖3-5JD不等。还可以从这里买一些枣泥饼干之类的纪念品,感觉比外面的靠谱一点。

City Mall 和家乐福:这两个在同一个楼上,从Mecca Mall走过去十分钟之内就到。City Mall比Mecca mall更接近我们平时逛的商场。家乐福巨大。

 

3. 杰拉什(Jerash

    如其他筒子们说的,杰拉什的类型的确和佩特拉属于一种,但我觉得还是值得一去,它的石柱长廊和罗马剧场都是约旦境内我认为最好的。佩特拉的罗马剧场损坏严重,安曼的人工修复痕迹又太重,Umm Qais的又太小,只剩杰拉什的感觉恰到好处,够大,够完整,够天然。门票8JD。

4. Umm Qais

有大片罗马废墟供大家爬来爬去,需要穿合适的鞋,不想走光的话短裙这种物种还是不要出现了。

走到景区尽头,著名的Golan Heights和Sea of Galilee就在眼前。一下子看到以色列、叙利亚、约旦三国边境,感觉很特别。因为景区接近边境,路上可能被大兵们查护照,别忘带。

 

5. Ajloun

   沙漠城堡之一,门票2JD,比较小,感觉好像酒庄啊。如果去Karak的话这个就不用来了。

 

6. 死海

死海边的酒店没有特便宜的,一般都要超过一两百刀。如果不住死海边的酒店,从安曼过来一日游也不错,只需要一两小时就能到安曼海滩。

安曼海滩是不依附于任何酒店的收费公共海滩,门票16JD。这个海滩还是不错的,有两个大泳池,还有更衣洗澡处,小锁柜,小卖部,饭店,旅游纪念品店。

死海里面泡不了太久,因为盐度太高,人一进去,平时身体表面的各种意识不到的小破口就都开始隐隐作痛,如果背上有痘痘之类,会像很多小针扎。但据说这个水是很健康的,含有很多奇特的矿物质,虽然泡了很痛,但会促进小伤口的愈合。有大伤口的话还是别进去了,会体验杀猪一般的感觉,也有感染的可能。海底多数地方很平整光滑,看上去像大理石一样,都是盐结晶形成的。但偶尔也会碰到很扎脚的碎结晶,所以最好穿着洞洞鞋下去,不然扎破脚之后也是体验杀猪的感觉。

想在死海多泡一会的话建议戴泳镜,那个水进了眼睛可不是好玩的,杀猪。。。要立刻用大量淡水冲洗。泡的时间短也最好戴个墨镜,挡一下溅起的小型水花。泳衣什么款式都行,也没感觉穿比基尼有什么不妥,反正来这个海滩的多数都是外国人。国内热卖的防晒衣绝对是神器,很适合穿在泳衣外面,然后直接下海。下海的泳衣、防晒衣最好不要颜色太浅,死海泥大战之后会留下发红的印子,比较难洗干净。想山寨地理课本上那个经典照片的话自备报纸,到了海滩就没处找了。

死海泥都藏在海底的大块盐结晶下方,自己搬起来石头挖就好。最好拿一个袋子,边挖边装,然后去岸上再涂。不然胳膊刚涂好,弯腰挖下一把泥的时候,马上又被水泡干净了。岸上也有卖挖好的死海泥,交钱就可以涂。不过自己挖实在是乐趣无穷,就不必浪费那五块钱了。涂完死海泥别忘了把自己挖泥的袋子丢进垃圾桶,嗯,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时间够用的话,可以涂满死海泥在岸上晒日光浴,完了之后洗掉再去游泳池玩。

安曼海滩的饭和水比较贵,最好自己带足够的矿泉水和吃的,放在背包里背进去就行了。他们不会管背包里放了什么,但如果手上很明显的拎了大包小包的食品,他们会帮忙暂时保管一下,你们懂的。强烈建议用保温水壶装冰饮料带进去,我们是最热的季节去死海,游完真的热爆了。

下图:安曼海滩

 

7. Madaba

    我们只看了那个马赛克教堂,门票2JD,镇教堂之宝是地上那片原来由两百万片马赛克拼成的地图,现在破损了很多,可以对照教堂门口的地图来找地图上的地点。据说小镇有很多马赛克作坊可以参观,时间多的筒子们可以考虑。

 

8. Mount Nebo

门票忘了,不贵。是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后接受上帝启示的地方,上帝还在这里赐予他们很多土地(不得不说宗教的诞生就是统治者给自己的无限欲望找借口的历史)。不信基督教或者犹太教之类的筒子们,比如我,就到此一游一下了。信教的筒子们就可以对应圣经里的故事,发掘这里的内涵所在。

 

9. Karak城堡

门票1JD,推荐从门口请个导游,价格大概5JD。这是约旦的沙漠城堡里最大的一个,如果只去一个城堡,就应该选这里。没导游的话很多东西都不知道干什么用的,而且容易迷路。里面有的地方光线非常暗,一般手电的光都被黑暗吞噬了,起不到照明作用,推荐带个那种高强光防狼电筒,才能看清。

 

10. 佩特拉古城 & Wadi Musa小镇

如果参加Cliff Hotel 5号一日游路线,到Wadi Musa小镇是晚上。这里我们大部队住在两个酒店,都距离镇中心的Circle不远。

Saba’a Hotel:呆的时间短的话比较推荐这家,环境安静,适合爬完佩特拉赶紧睡觉。位置就在circle的路口,不必大上坡。酒店房间内有一本information的小册子,推荐一入住就一字不落全看一遍,里面有你需要的全部信息,简单易懂,超级强大。

酒店提供代买佩特拉夜游门票(推荐,这样夜游就不用再排队买票了,或者白天就买好夜游票),代买早上六点去Wadi Rum(月亮峡谷)的车票,车开到wadi rum visitor center,票价7JD,如果住Bedouin Expedition家的camp,则此巴士会一路送你到camp报到,不必加钱,也省得转车。

Valentine Inn:需要经过Saba’a Hotel爬一个大上坡才到,晚上活动很多,如果呆得久不会觉得无聊,天天有人一起疯。缺点是太吵了,睡不好。这家提供自助晚餐,5JD,素菜为主。

饭店:推荐Alwardeh Alshameh Restaurant,找不到的话问酒店老板,位置离circle大约5分钟路程。这家的蔬菜沙拉不是很重口味,主菜有各种土耳其烤肉卷,量足,价格1-2JD,在wadi musa小镇是难得的又便宜又好吃的选择。

古城:

从小镇走到景区门口大概半小时,一路大下坡。当然玩完回来就是一路大上坡,没力气的话就打车,2JD回小镇。日游天天开放,夜游一周开三天。

先说夜游。夜游八点半开始,路线就到金库为止,不需要额外的体力,厕所似乎不开放,去之前先解决一下。建议早去,因为有贝多因人表演节目,去晚了坐在后排拍照不方便。现场有免费红茶,鉴于没有厕所,这茶的作用相当雪上加霜。

日游:我们一行人体力都很彪悍,跑过马拉松的我会乱说吗。所以没借助任何交通工具,从早上7点爬到下午两点,走完佩特拉所有主干线,然后回酒店睡觉,晚饭后再出来夜游,一天来了两遍。年轻人应该一天能走完佩特拉古城的主路线,除非特意想多呆,不然行程在这里可以只安排一个整天,头天晚上到,第二天玩,第三天一早走。鞋子务必舒服啊!不然会屎的啊!!!到了古城不爬上爬下会很无聊唉,各种巨石防滑性能都很好,一般的运动鞋都没问题,不下雨的话也不是特需要登山鞋。

如果不想花这么多力气,可以从景区入口就坐马车或者骑驴,一直走到金库或者山脚下Crown Plaza开的那个饭店处,这之前都是平路,旅行团们也都走到金库就打道回府了。过了那个饭店就要开始疯狂爬山,一共800+级台阶,路不难走,但顶着大太阳真的有走到中暑的趋势,热虚了。爬山的路上有三五家小摊卖水。爬山的目的是看修道院,它整体形象和金库比较像,但没有金库那么人来人往,估计比较难爬大家都懒得上来了;而且对面有很多山、石头,爬上去可以有很好的眺望角度。这800+级台阶可以骑驴上,5JD一头驴,山脚下会有很多人推销,爬不动就坐驴吧。

 下图:佩特拉夜游,感受神秘和神圣


11. Wadi Rum (月亮峡谷)

之前看了很多人的攻略,大概总结了一下,说月亮峡谷不好玩的筒子们一般都没在那里过夜,只是兜了一圈就闪了;说月亮峡谷好玩的人一般都是在那里找帐篷过夜的。所以如果行程时间够用,可以过夜,就去;如果时间不够,那干脆就别去了。

在此我人格担保、吐血推荐Bedouin Expedition Camp。 booking.com上可以预定这家的住宿,也可以直接google他们自己的网站,上面有全套行程报价。

我们参加的是一日吉普探险+骑骆驼+晚上住帐篷,包三餐一共50JD一个人(具体价格和人数有关,他们网站上有,如果booking.com上付了酒店的钱,则从这50JD里扣掉)。吉普车路上会停在几个适合攀爬的地方,让大家下来爬山(不爱爬也可以不上去,在下面欣赏也不错),午饭是在山脚下野餐,他们准备了大地席和沙发垫,很舒服,吃的有荤有素有主食有饮料有水果,能在沙漠里吃到这种午餐我们都惊呆了。。。骑骆驼很晃,上去之前先把相机拿出来挂脖子上,不然上去之后很有可能腾不出手拿了。

晚餐我们那天吃到的是贝多因传统烧烤,是用沙子和石头把铁架子上的鸡、土豆闷起来,再放木炭烤。另外还搭配各种蔬菜沙拉,炖蔬菜,超级丰盛。如果住帐篷的人多,他们有时还安排篝火晚会。

住贝多因人的传统帐篷真的是很神奇的经历。Once in a life time,千万别错过。Bedouin Expedition Camp家的帐篷条件不错,洗手间还是用水泥依山砌起,在里面洗澡感觉非常豪华!我们还抓到刺猬了我会乱说吗!那小短腿跑的,可爱到爆啊!白天坐吉普的时候还看到两只蹦跳的小狐狸。

这家camp的老板是一个贝多因年轻人,上过大学,下棋还拿过比较高级别赛事的冠军,人非常聪明,也很友好,英语流利得很,很乐意跟大家讨论关于这个沙漠民族的相关问题,聊过之后各种豁然开朗,晚餐后的茶话会绝对是行程亮点,收获多多。

整个约旦的行程,我最感动,最着迷,最推荐的就是这个月亮峡谷的帐篷之夜。说多也没用,大家去了就知道。

 下图:我们的帐篷

下图:帐篷里的晚餐:贝多因土炉烤鸡+烤蔬菜+沙拉+芝士+炖菜,我吃的比较少,管饱哦,想吃多少都可以

下图:我们抓到的小刺猬,太Q了


12. Aqaba (亚喀巴)

红海畔的小城,是约旦的经济特区。红海的颜色太特别了,以前看别人的攻略,写它的海水不管是深海还是浅海,都像滴过蓝墨水的颜色。之前想不通这是怎么个颜色,到了一看就恍然大悟,太形象了!!!海水透明度非常之高,可以看清楚很深的海底。海边污染生物不多,藤壶都只长了一点点,不知道为什么。港口居然还看到狮子鱼。

推荐住宿:Golden Rose Hotel,有海景房,房间很新很现代,神奇的是配备的是英式插座,我们自己的电器不需要转换器,酒店的电器反而带着转换器。出门的话带一个酒店卡片,再让老板写一个阿拉伯语的地址,不然走丢之后想打车就说不清楚了。

车站:步行大概半小时,可以让酒店老板画地图。Jett巴士回安曼8.8JD。

吃饭:

Alibaba Restaurant:里面各种本地做法的海鲜,价格3-5JD到15JD都有,大家都挺喜欢的。

行程:酒店都有各种一日或半日的出海游,做各种海上运动啥的。红海是潜水胜地,如果时间够,不要错过潜水或者浮潜。看红海日落的游轮也不错,+自助晚餐25JD一人,吃得不错。

下图:透明的红海水

下图:坐游轮看日落,船上有大叔烤肉串,香爆了



这次约旦行程碰到了太多好心人,约旦人民的友好和有信仰的人的自律都让我们森森感动了。

这是一个车窗户不用关的国家,这是一个随便找个人看着包也不用担心被拎走的国家,这是一个被问路的人不会讲英语还到处帮你找会说英语的人来翻译的国家,这里不用担心注水肉,不用担心毒食品,没有重工业的污染,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在中国护照不多的可以落地签的国家里,它就是令人激动的其中之一。

还等神马,拎上猪肝本出发吧!~

越南河内游小记小攻略

posted Oct 18, 2012, 1:13 AM by Sophie   [ updated Dec 10, 2013, 10:59 PM by ZUAAS IT ]

by 丁健 2012.10.17
校友ID:浙大生物06
 邮箱:
younanrusi@gmail.com


1. 为什么是越南?

出发了,不要问那路在哪...呵呵,当初打算去丽江来着,后来觉得时间不够,考虑到去越南的机票又很便宜。加之这个地方以前就盘算过。所以,只是想出发,想离开,想放空

2. 机票和签证

机票我选的是tiger,往返200新币(1000rmb), 没来由的买了15刀的保险,不是怕出事 是为了出事后做点贡献啥的哈哈。签证我选的是落地签,就是先在网上通过旅行机构(google visa vietnam )代办一个visa on arrival 的approval letter,20美金,很快的,两个工作日就办好了。然后拿着这个和照片就可以在机场办理落地签了,25美金。注:从中国出发的中国护照可能不可以落地 签 因为俺们的海关貌似不放行(广州、厦门),所以要询问好。

3. 出行准备

钱:越南流通越南盾(vietnam dong)和美金(大约21,000:1),但去后发现用美金结算汇率会不合算(1:20000),所以建议去之前先换少量越南盾做盘缠,然后用你手上的 货币(rmb, SGD之类的)去银行(汇率比其他机构高)换越南盾, 或者走之前直接换所需要的越南盾。

住宿:可以在agoda上面定旅店,看口碑和评论实在点。但描述基本20%夸大。河内的旅店酒店很多,貌似也不贵。一般的十几美金一晚。喜 欢穷游爱热闹的可以考虑,backpacker hostels. 拿了他们家的地图,好有用,里面住着各国的backpackers,是练习口语和增长见闻的好选择,而且楼下酒吧每晚超级热闹。

4. 行程——关于我的闲散个人游
D1下飞机后坐2美金的mini bus去市区(打的要10几美金),总耗时大约一个小时。mini bus会把乘客送到还剑湖附近,靠近old quater. 一路欣赏河内的景色,感觉回到了家乡小城,天气有点多云,雾蒙蒙的,天黑的很早。5点太阳就下山了。然后跟着几个背包客一起步行了30分钟不止到老街找到 了自己的酒店(要我自己估计就打车了). 一切安顿就绪后饿死了,于是去马蜂窝上搜当地美食,找到这家不远的Cha Ca Lavong, 吃了有名的雪鱼锅(咖喱烤鱼)。

 

Fig 1: 我18美金一晚的旅店,尼玛一大床一小床欺负我人少吗 哈哈。

         有名的咖喱鱼锅,8.5美金。里面加入青葱、香菜。拌上米粉一起吃,味道很好。


D2:巴厅广场(胡志明博物馆--独柱寺--胡志明陵墓--军事博物馆--文庙--)

美美的吃完了酒店的早餐(橙汁和酸柑水都很好喝,温润略甜一点不涩),步行到著名的sinh cafe(现改名the sinh tourist, 52 Luong Ngoc Quyen St)买了去下龙湾(Ha Long Bay)一日游的票. 然后就坐着摩托车去巴厅广场,开始了河内步行之旅(远的2美金,一般1美金就可以), 穿行于摩托车的大潮中啊,很带感。

Fig2: a 胡志明博物馆(感觉挺简单的 可以参观的东西不多) b,胡爷爷打的像(对比毛爷爷)c 这手电筒貌似我家也有


Fig 3 a 独柱寺 b 练功的大姐 感觉这个减肥束腰不错 c 胡志明陵墓(闭关 送俄国维修ing)


Fig 4. a.  flag tower b. 军事博物馆院内陈列的被击落的美军轰炸机 c 文庙正门

Fig 5: a 孔子像旁的 竹鹤踏龟(鹤为天,鬼为地,中间挺竹.寓意顶天立地) b. 进士碑铭(历朝中进士的人都列于此)

c. 纪念品点的蛇蝎药酒(东南亚这东西很多,传可以补肾壮阳,我买了个小小的,竟然过了新加坡海关,OMG)

逛完文庙就算结束了河内一日游,打个1美金的摩的回湖边吃了个冰淇淋,绕着还剑湖走了一圈,最后回酒店休息了一下为晚上的晚餐养精蓄锐!

Fig 6 a. Fanny ice cream 的菠萝船冰淇淋(木有放在菠萝槽里 不过冰淇淋伴着菠萝一起吃很爽 又甜又凉)

        b. 湖边当地的地标式建筑 法式风格 有年代了应该

Fig 7 a 还剑湖上的跪塔(传说此龟为李朝君主送剑) b 湖边捡垃圾的志愿者(当地人不注意环保的) c 湖上另一个景点--栖旭桥 d 湖边遇到很多拍婚纱照的 这个军人旗袍组合还不错

Fig 8 想知道越南女孩多漂亮吗 此图为鉴 (每次看到这样的小萝莉就抵抗力全无了)

在去下龙湾之前的晚餐,找到当地很有名气的 水榭餐厅(Thuyta)地道的越南菜 花了我20美金(最贵的饕餮一餐,没吃了,一个人的弊端)


Fig 9 a 香蕉船沙拉(很开胃,不过味道偏酸 香草味有点重 华人可能不习惯)

        b 荷叶莲子肉碎蒸饭 一股清新的香

        c 这个空心菜炒得很好吃 扫光了

        d 一个hotpot 烧鱼 味很足很赞 没吃掉555

Fig 10 水榭餐厅就餐时的民乐演奏 有一种乐器加独弦琴 一根弦 弹拨起来很悠扬也有力量(右上. 大姐献唱,这一桌是中国某机关来的,大姐唱了越南歌曲and and 渴望和西游记的主题曲;左下,夜晚的栖旭桥,略美;右下,大家看我太孤单了也送我一只玫瑰 哈哈)PS:玫瑰花在河内应该很便宜 都是阿姨早上挑着篮子买的 新鲜滴水的 

D3 下龙湾跟团一日游 下龙湾这个景点是后来查看攻略无意间发现的 那种在人群中多看你一眼的感脚。一看还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果断去。下龙湾距离河内175公里,坐open bus要3个半小时。一日游的价格是20-25美金,记得和旅行社砍价。

Fig 11 去的路上 路过(必须)一家艺术品厂 纯手工的丝绣 价格不菲

Fig 12 下龙湾景区 巨大的山体从海面升起 形成一个环抱,中间有小山点缀,石灰岩或暗黄或暗绿,或光秃陡峭 或绿树披覆 上有鹰鹞盘旋

Fig 13 下龙湾天宫洞内 的钟乳石柱 形状各异 在彩灯的映照下很壮丽 最后一张是个狮子有木有!!!

PS: 下龙湾之行,遇到7个从广西来的大爷大妈,都六七十岁了。令人震惊的是,他们的英语水平仅限于yes 和 no。他们打算在越南一路向南20天,真心佩服老人们的心态和勇气。老人给我讲了好多他们body language的趣事,我帮助一个大爷在手机里弄了google 翻译的中越链接,希望会有帮助。

D4: 大教堂---春卷--水上木偶戏
再用一天时间逛河内,主要就是去教堂看了看(可惜午休没开门),然后看了越南国粹水上木偶戏,然后然后就是品尝还没有涉猎的越南美食了(春卷+牛肉河粉)

Fig 14 河内天主大教堂 庄严宏伟有木有 zz据说是仿巴黎圣母院兴建而成,中世纪古风,也是河内很具代表性的法氏建筑。 建于1886年,属新哥德风格。

Fig 15 a 被大妈推销的甜点心 太甜了 b 偶也装了把越南人 一杯酸柑 一盘瓜子(不得不提越南居民的生活节奏,夜晚路边坐满了人,小吃、咖啡、瓜子、啤酒)c 中学生放学 很多摩托车接送

Fig 16 这是一家很有名的河内特色餐厅 Quan An Ngon, 很多游客慕名而来。左下:炸春卷(有肉末粉丝菜丝,香)右下:rice paper 自制春卷 虾肉是黏在甘蔗上炸的(类似于煎饼卷子,稍贵 薄饼略硬 不推荐)

Fig 17 越南国粹--水上木偶戏。在湖边的THANG LONG WATER PUPPET THEATRE,票价5美金,一天四场。操纵者在幕后的水中,配合乐器民歌尽兴表演。有意思的是,说越南人来自龙和凤xx产下的蛋孵出的娃!!!中国文化 里,感觉凤和凰是两口子啊,龙我感觉总是单雄动物呢。

Fig 18 最后的晚餐---牛肉河粉。葱和香菜放的很有味道,牛肉也够嫩。

D5: 收拾行李,收拾心情,买好纪念品(贝壳蝎子钥匙串,木偶戏小玩偶,蔬菜水果干,木头贝壳梳妆镜),乘坐mini bus去机场返新。

小结: 消费--200新币机票+90新币住宿+250新币吃喝玩乐购物

此次旅行可以总结为一个吃货的河内文化之旅,景点嘛,淫者见淫了。其实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份心情。旅行的意义有很多,在今天这样一个结结实实的26岁的日子里,我觉得自己挺好,生活也挺好。关于未来,几许期待,做一个勤劳的人,怀一颗感恩的心,努力学会爱。


Milford Track 徒步 · 精灵王国

posted Jan 8, 2011, 9:04 AM by ZUAAS IT   [ updated Dec 10, 2013, 11:00 PM ]

by 史静 2011.1.8
校友ID:浙大经济学03级
个人主页:http://www.renren.com/profile.do?id=243570577

那精灵居住的地方。。。。。。

 

很久以前看Discovery频道,看到一哥们在齐腰深的水里面趟行,走了好久好久,丫都快虚脱了。晚上走到了一个山间小木屋,然后很爽滴洗了个热水澡。最后走到尽头时,他坐在船上,镜头360度的拍周围的山。很美很美,美到忘记了呼吸。然后我就记住了这个名字:Milford。新西兰的Milford Track。

无法想象今年生病生了半年的我竟然决定要去走这条路。一狠心一咬牙一拍大腿也就去了。不过吸取上次爬KK峰的经验,偶自知能力有限,没有带大相机,随便捡了个傻瓜机就上路了。走之前我很怕,功课完全做足,特此分享先。

=====================我是攻略==我是攻略=======================

==简介==

新西兰南岛,西南部为南北走向的山脉,东部为平原。山脉挡住了西边海上吹来的风,所以,山脉的东部是半荒漠地区,而西部沿海降雨量巨大。Milford Track就在那一年有三百多天都在下雨的地方。这里都快靠近南极洲了,夏天每天5点天亮,10点天黑,整条track没有手机信号。(姐毕生的追求就是不停的寻找全球通不能覆盖的地方。)

广大驴友对它的评价是,不是太难,也不是太容易,但是这么好的风景很罕见。我觉得它的难度完全取决于老天爷的心情。天晴的话,56KM的山路,翻一千米的坡而已,随便走,但天晴的几率非常低。如果54KM有四分之一是要你淌着齐腰深的水过的,那难度是相当巨大。我们出发前两天,有一批驴友进山,结果水淹到了脖子,愣是被直升机给救出来的。遇到这种要求神拜佛的状况,新西兰人很爱说:keep your finger crossed! 如果姐相信这个,姐那几天手指都快拧成麻花了。

DOC(Department of Conservation,可以翻译为政府自然保护部?)对于这条路的保护还是相当给力的,每天只允许两批人进入,一批是Independent Walker,不超过40个,一批是Guided Walker,不超过50个,只允许一个公司做Guide这个生意,叫做Ultimate Hikes。所有人只允许往一个方向走。山里修好了7个hut,3个是给Independent住的,没有热水洗澡。4个是Guided Walker住的,有吃,有热水。不管你走不走得动,晚上必须走到hut吃饭睡觉。必须3天走完(第一天下船走很短就住下了,不算一天。)

姐想了想,湿身一整天,晚上还木得洗热水澡,会生病,还要自己背四天的三餐,就算这些都可以克服,DOC今年的名额也订不到了。姐决定付多点钱走Guided Walk,有向导带你走,可以洗热水澡,提供三餐,甚至还有洗衣房和干衣房,真的很好了。但是不要想太多,行李背不动也得自己背。那地方是不可能带匹马进去帮你驮的。

==线路==

进山出山都得坐船:从Lake Te Anau北端进入,从Milford Sound出。第一天,从Queenstown做bus出发,到Te Anau,在人类社会吃最后一个午饭,就开始坐船,下船之后走个一个多公里,就到第一天住宿的地方了。

第二天,16公里,在山谷中间沿河穿行,如果要淌水,就是今天了。

第三天最难,15公里,但是要翻过一个一千多米高的山口,而且下山路很陡,15公里走到以后住下,还要立刻放下行李再走一个半小时的路去Sutherland Falls,这是全世界第五高的瀑布。

第四天,继续在河谷中间穿行,如果雨大也要淌水。21公里,出口就是在著名的Milford Sound (米尔福德峡湾),也就是我之前说看Discovery那个很美很美的地方。如果真的这么美,这么辛苦走这一路,也值了。

然后开始说装备。

==装备==

既然这么多雨,装备必须防水。

Goretex防水材料全皮高帮的登山鞋,Vibram的防滑底。必须的,没话说。可是水一旦没过小腿,再给力的登山鞋也会湿,看开点吧。

Goretex的防水外套。奶奶个熊姐刚买的Goretex,雨下大了竟然渗水,仔细一看Goretex材料是有等级的,姐等级买低了,不够这么大的雨用。记得要买Pro的,一定要。或者顶个橡胶雨衣,如果不怕闷得话。

上衣,从夏天到冬天的所有衣服。一套足够,晚上洗了烘干,带多了重啊。千万不能是棉的,那玩意儿吸水,会越来越冷,一定要快干材料。基本一件长袖一件短袖,最冷的时候,套一件抓绒,一个帽子,各大户外店都有,不多说了。(悄悄的说,姐穿的一次性内裤是棉的,结果全身上下最冷的是屁股。)

下身,这个比较复杂,要快干,但又不能太风凉。我观察下来最适合的装备是:一条快干保暖紧身裤,一条短裤,一条羊毛袜(袜子也很重要,要有弹性,而且质量差了会磨脚),外面一条gaiter,这个就是防水的绑腿,小水坑完全无视。

登山包一定要有防水外套,而且里面所有的东西也要放在防水袋里。再多带几个防水保鲜袋。很多东西怕水。抓绒衣或者晚上睡觉穿的衣服湿了会很难受。手机那些个没用的就别带了。相机是没办法,收起来就不能拍了啊。姐忍不住不拍,姐的相机奋勇牺牲在大雨和瀑布底下。

登山杖,一只或者两只,看个人喜欢,下山很有帮助。

防晒霜,万一出太阳,新西兰上空没有臭氧层的。

蚊不叮,这里的蚊子叫做Sandfly,是介于苍蝇和蚊子之间的一种,叮起来疼。姐表示压力不大,疼了就把它拍掉,总好过蚊子偷偷咬你。

矿泉水瓶,这里的水好清好清的,可以直接喝。如果胃不好要喝热水的,可以带一个小点的热水瓶。别带什么煤气炉子那些太给力的。

==交通==

坐飞机到Queenstown先。一定会需要转机,基本可以从奥克兰或者悉尼转机,但是强烈推荐奥克兰。第一,Air New Zealand很好。第二,澳大利亚的Qantas很差。更加要命的是,如果你是中国公民,对不起,在悉尼转机,你要提前办好转机签证。转机还需要签证? 这是个什么狗屎规定?澳大利亚就是狗屎。

强烈推荐Guided Walk,原因是它实在太好,每个方面都没话说。我实在不能想象这是一家垄断企业,服务实在太周到了。实在是要省钱自己走的,从Queenstown往来Milford Track两端都得坐bus,这东西有时刻表的,所以最后一天走二十多公里的路会非常赶。

=====================================================

开始正题。

 

第0天:

历经千辛万苦到Queenstown,我都快哭了,下飞机直奔Ultimate Hikes城里的办公室,刚刚赶上临走前briefing。环顾四周四十多口人,我放心了。这平均年纪,,,偏长啊~~~跟他们比起来,我应该算体力好的吧。后来这一路,认识了好些各种各样的人,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热爱hiking,热爱自然。

这个briefing相当的仔细,他们告诉你应该穿什么,带什么,背包的正确姿势什么的。而且你缺少什么都可以跟他们租,他们免费提供一个很给力的雨衣,还有40L的包加防水袋,登山杖25块钱租一次,后来想想一路那磨损,我觉得值。更加让人觉得细心的是,最后一天走完住的lodge是在Milford Sound,已经是有公路的地方了,你可以给他一个袋子,他们帮忙送到最后一个lodge,放些走完要用的东西,例如干净的鞋袜衣服化妆品之类,路一走完立刻就能享受了。

晚上在Queenstown转悠了一下,这个日照17个小时的城市,真的好小,但是好美,依山傍水的。而且那湖水在太阳照耀下绿绿蓝蓝的,特别特别清澈,我从没见过城市里有这么清澈的水的。

 

 

第一天:

新西兰比新加坡和中国快五个小时,时差导致睡眠质量不是很好。第二天一早把不用的寄存在酒店,收拾好登山包出发。

上午都在坐bus,前面一段路是沿着Wakatipu湖(毛利语-_-\\)开的,那湖水的蓝度赶上西藏了,湖的那一头是一路就是很给力的山峰。后一段路是新西兰典型的田园风光,大片大片的绿草地,养着一群一群的绵羊、小鹿和奶牛。车上拍的总归不是很清晰。

 

 

 

见到了我们的四个Guide,Adam,Katie,Mel和Nobu。Nobu是日本人,可以为不会英文的日本人提供翻译。Katie刚刚从山里出来,这马上又要带我们进山了。午饭后去坐船,岸边长着毛茸茸的水草。

 

船驶向远方迷雾中的山谷,雨越来越大,不知前方我们要进入的山谷里到底有什么,有些激动,有些害怕。船越往里开,雨下得越大。。。。偶piapia。。。

 

路过一片水中墓地。这是有个故事的。我们要走的Milford Track,当初是一个叫做MacKinnon的人发现的。他1888年开辟了Mackinnon Pass,也就是我们即将翻越的山口,1892年他再次进山的时候,再也没有回来。后来其实也不知道他是淹死在这片湖中还是消失在精灵王国中,后人给他在水上立了个墓碑。

在淅沥沥的小雨中进入一个绿色丛林。上路之前,每个人都要把鞋底在消毒水中过一下,DOC不希望你把任何其他国家的物种带进森林。很快就到了一片空地,是今晚住的lodge。

我们一共有四个向导,每人带十几个人到林中探险去了。其实也没有什么险可以探,新西兰没有蛇,连Kiwi鸟都没有天敌,姐更没有天敌了。

偶民很开心跟着Katie走了,她懂的很多,她知道每一棵树每一片苔藓的名称和特征,她认得出每一种鸟的样子和叫声,甚至连石头里是什么矿她都知道。

这是小木屋前面的clinton river。明天要从那个吊桥走过去。

lodge有柴油发电机,从早上六点一直发到晚上10点断电。吃晚饭的时候,我才知道他们的服务有多好。每一顿饭都很好吃,量很多。晚饭前菜主菜甜品一样不少,而且甚至还可以买酒,最后一天走出去的时候再跟他们算钱。我本来害怕他们提供的食物质量不好,走这一路会饿肚子,现在彻底放心了。

晚饭后大家自我介绍,发现我们不是最远的,全世界的人都飞来走这条路。日本的欧洲的美国的,除了澳洲的新加坡就算最近的了。可是偶们也飞了10个小时捏。。。最搞笑是一对儿英国人,从地球的另一边飞过来的,他们从纽约转机的我擦。

有一个姐们,是奥克兰人,叫Susan,2岁就聋哑了,独身,但是很开朗,她会读唇,会依依呀呀的发声,加上各种手势,大概也能猜到她在说什么。她说30年前去潜过水。我们很惊讶,看不出她年纪竟然这么大了。她平时的工作就是给其他聋哑人进行心理和生活上的辅导。瞧瞧人家这过的是什么伟大的生活,我这太汗颜了。

有一个很可爱的希腊姑娘Roy,来自自由国度的精灵,浑身上下散发着懒散的气息。在希腊的酒庄工作,但她说不喜欢希腊的酒。

有几对来度蜜月的夫妻,基本都是英国和美国的。真的放在一起对比,就可以明显看到他们身上气质的不同。英国的很正经很noble,我推荐的裤子行装就是那两个英国人的。美国人就很搞笑很随便。我认为来这里度蜜月比去马尔代夫好。

有一对香港移民到悉尼的老夫妻,他们说走完Milford Track还要走另外一条三天的Routeburn Track,搞得我自卑死了。还好后来最后一天老夫妻撑不住了决定后面那个不走了,否则我干脆挖个地洞钻进去算了。

有一对比利时老夫妻,男的是人民教师女的在医院工作,一看就是特别老实巴交的那种人。

有来度20年结婚纪念日的日本夫妻,一看就是挺有钱那种。日本人来这里的其实很多,想想看新西兰从哪个角度上都很像日本,他们喜欢是应该的。据说 Milford Track每年四分之一的hiker都是日本人。还有两个单身的日本小姑娘和小伙子。小姑娘开朗的很,英语说的不好,但是坚持和每个人说话。小伙子一言不发,体力很好,一直走在前面。

有一群台湾人,叽叽喳喳挺烦人的,他们以前是邻居,现在住在各个地方,台北、上海、泰国、新加坡。其中有两个表兄弟,一个在剑桥上大学,一路都在把妹;另一个在新加坡上大学,前不久刚刚在西班牙徒步了900公里。

房间是4-6个人一起住的宿舍,很干净很暖和,他们提供了很多毯子和热水袋。当年爬KK要是有这种住宿条件,姐也不至于生病了。很安静,没有人打呼,一觉10点睡到6点。

 

第2天:

早上起床就在下雨,但是下得不大。早饭就是正常的自助西餐那种,只有四样:西红柿、豆子、鸡蛋、薯饼,但是很美味。午饭要自己包一个三明治带在路上吃。

我怕越下雨水越深,就赶紧跟着第一个向导走了。第一个Guide是Adam,很可爱的小伙子,体力很好,永远冲在第一个。他后面是几对年轻的白人哥们姐们,俺民紧随其后,追这些长腿动物追得辛苦啊。Nobu和Katie在中间,Mel垫后。

过了吊桥,一路都在密密的森林中穿行,路况极好,偶尔太阳还会露出来一秒,然后又不见了。植被从高处往低为Beech Tree(山毛榉)、大量蕨类植物、以及密不透风的苔藓。

因为常年下雨,这个亚寒带雨林是苔藓的天下。我以前很讨厌苔藓,灰绿灰绿的很丑,踩上去又滑。但是这里的苔藓实在是太惹人喜爱了,嫩绿嫩绿的。这种毛茸茸的叫做Kiwi苔藓。

 

到了一大片开阔地,云雾漂浮在半山,很多不知名的瀑布。这次徒步,从几个Guide身上学到一个精神:“All weather is good weather.” 很多人不喜欢下雨旅行,可是下雨有下雨的美,这种云雾,还有很多瀑布,淌过溪水虽然会湿透,也是一种乐趣。记得上次去九寨沟的时候下雨,我心情很糟糕,可是却发现雨中的五彩池其实更加梦幻,还有拍到带着雨滴的蜘蛛网。All weather is good weather,别怕下雨。这种精神不仅仅局限于旅行。

 

这片湿地上长了很多种植物,特此介绍两种: Manuka,终于被我见到Manuka花了,从来都是喉咙痛,吃Manuka蜂蜜,现在总算见到活的了。这是一种比抗生素还好用的健康食品,新西兰特产。

还有一种花花名字忘记了,很矮在地上,红色和绿色的,会吃虫子,吃Sandfly。

 

从湿地出来,就看到这只鸟,叫做Robin。这是一种很友好的鸟,喜欢跟在人屁股后面,从我们走路翻出来的泥土里找虫子吃。

 

河边雾气迷蒙,好像会有一个木精灵从里面走出,不远处就是精灵王国。此时终于明白,魔戒在新西兰拍是有道理的。就在小河里面灌水喝,很清的水,水质非常好,喝起来有一点甜甜的。

 

路过一个湖,是山体滑坡的石头挡住Clinton River的水流造成的。湖面几乎和路面平行,如果雨下大了,这里的水就会齐腰深了。

午饭在一个能看得到Hirere Falls的地方吃,Adam早就冲到这里,给每一个到达的山友泡上一杯热咖啡。偶喝了一杯冲泡的Chicken noodle soup,如果是平时,肯定觉得跟泡面一样垃圾,可是此时却是无比的美味。此时Adam在我心目中的形象特别高大。

午饭后继续在宽阔的河谷中间穿行,雨越下越大,两旁近乎垂直的山体上流下无数多的瀑布。

因为我老是想拍照,所以被那对日本夫妻超过了。

看到一个牌子:SWIM!!!这个,for the brave!很美的瀑布,很美的小湖,不怕冷的就跳进去吧。周围山顶有着常年不化的雪,因为纬度高,另外一个湿度大,雪融化了也不停有水源补充。游吧,在雪水里。

 

有很可爱的蕨类植物,还没有长开。长开了每个卷儿就是一片大叶子。

 

又进入了树林,走着走着Katie健步如飞超过了我们,撂下一句加油快到了!一看表才一点多,这走的有点太快了吧,有点后悔。不久发现她在一个小亭子等我们,小亭子叫做Bus stop。这个,,,bus在哪里?Katie说,雨下大了,前面有条水流很急的小溪,我和Nobu还有Pompolona Lodge(今晚住宿的hut)的工作人员会帮助你们过去。好吧。。。我勒个擦,到小腿啊这个水,水流是很急,冲到腿上都到膝盖了。我这全皮高帮Goretex的徒步鞋也不顶用啊,果然水从上面灌进去,躲着水坑走了一整天,这回晚节不保了。Katie大义凛然的站在冰冷的水里,跟我说:“Yes you can lean on me!” 感动死我了。

我们两点到的Pompolona Lodge,后面的人陆陆续续四五点才到。Katie他们就这样一直在那里帮他们过河,而且水是越来越大的,后面的人到了问我们:“How did you cross the river?” 我心里想说:"River? That's only a creek!"。实在是太佩服Katie他们了。赶紧放下东西洗个热水澡,爽啊。然后去洗衣服,拿到Drying Room里烘干。Lodge里的工作人员也很不容易,旺季好几个月都要在没有手机信号没有网络的山里度过。

每天晚上有一个向导给大家介绍第二天的行程。今天是Katie。Katie很有个性,她说:“明天要爬山,山上有很多Kea,这是一种很坏的大鸟,他们很聪明,比人还聪明,尤其是澳大利亚人。”这里很多澳大利亚人的,一时间激起众怒。不过不是澳大利亚人的都笑了。我因为被澳大利亚的转机签证给搞怒了,听了Katie所言正在暗爽,Katie的形象此刻变得特别高大。Katie处乱不惊,继续说,这些鸟会打游击战,两三个一组,一个来吸引你的注意力,另外一两个就绕到你后面去偷东西。

不用明天了,今天晚上就有一只Kea到Lodge来避雨。Adam也早早的帮我们把晾在外面的鞋子雨衣都拿到屋里去了,怕被鸟叼走。那只Kea很聪明的,一扇一扇门这样开过来,一直开到女厕所。后来发现一扇也打不开,它很失望。

Guide他们不容易啊。忙活了一整天,晚饭竟然还要帮我们做waiter。晚饭大家聊得很开心,最后上甜点了,是个巧克力蛋糕。我当即眼睛就放光了。但是坐我旁边的聋哑奶奶Susan说,她不能吃巧克力,所以不要了。过了一会儿,Surprise!Katie竟然端了一盘杂果专门给她,我当即内牛满面啊!他们人真的太好了。

Adam说背包、鞋子和雨衣不能放在Drying Room里烘,会烘坏掉的。可是最湿的就是这三样啊。没办法了,睡觉吧。

 

第3天:

一大早就发现相机坏了,镜头显示屏全部进水。昨天拍太猛了,我错了。所以今天最美的地方几乎都没有照片。我错了。

早饭后又包了巨大一个三明治。比昨天的大很多,这回应该不会吃不饱了。7点半,出发!

今天任务艰巨,15公里的路,要翻过一千米的山头。此外到了下一个住处还要放下包去看那个世界第五高的瀑布,那可又是两个小时的路。所以必须在四点以前赶到住处。

雨一直下,下的不小。上午走了不久就开始无尽的上坡。路过Mintaro Hut,那些independent walker住的地方,于是停下来休息一下,上个厕所,喝点水。又见到一只Kea,一直觊觎我的包。我瞪他一眼,它就很害怕的往后退两步。我转过头,它又悄悄的挪过来了。因为衣服鞋子都是湿的,坐了一会儿越坐越冷,不得不赶紧上路。没走多久就开始了之字形爬山。大概4公里的长度一共有11个Zigzag,海拔上升800米左右。漫长啊无尽啊。。。。。。这条累死人的路倒是越爬越美,到了第六个Zigzag已经基本不长树了,只有低矮的草丛,近处是山花烂漫,远处是雪顶瀑布,小雨迷蒙,云雾缭绕,低处的山谷若隐若现。我那涅槃的相机。。。哭。。。而且,而且,我听到了Kiwi的叫声,没有见到Kiwi,它是夜行性动物,白天不会在路上跑,可是我确定,我听到的就是Kiwi的叫声,野Kiwi。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一下Kiwi这种有趣的鸟。它很难被称作一只鸟,它在其他大陆,肯定无法存活。新西兰是和其他大陆分离的,所以岛上的物种进化是一个单独的过程,直到现在,岛上也没有进化出蛇这种东西以及任何哺乳动物,所以Kiwi,作为一种莫有翅膀莫有尾巴不会飞的鸟,竟然没有天敌,才得以存活。它体型和鸡差不多大,可是嘴很长很尖,只能从土里扒拉着吃虫子。大点的虫子还会噎住。还是夜行,这都什么跟什么呀。最搞笑是它的蛋,占体重的三分之一。这玩意儿生出来不容易啊,不会难产么?新西兰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国度,从他们把Kiwi选作国鸟这件事儿上就可见一斑。Katie曾经自豪的自我介绍说:“I'm a pure-blood Kiwi.” 其实他们都是欧洲人血统,真正的土著是毛利人,那个见面不握手喜欢碰鼻子的民族。八过根据语言学家的研究以及DNA检验,毛利人的祖先是台湾人。这都什么跟什么呀。。。真是一个惹人喜爱的国家。

就在野草雏菊的陪伴中登顶了。我勒个擦这山口寒风夹杂着雨点,冷到接近零度我估计,还全身湿透。此时就看到Nobu勇敢地站在大风大雨里一动不动,开口说了句:“Coffee?” 我内牛满面啊!Nobu的形象立刻变得无比高大。又来了一杯Chicken noodle soup。要知道这几大保温壶的热咖啡热鸡汤都是他们几个向导背上来的啊。这杯热饮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救命的啊。Nobu站了一会儿,开始在刺骨的大雨里换衣服。虽然我觉得在这里换会立即冰冻,但是不换会慢慢冷死。必须效仿他,立刻在大雨里穿上了抓绒衣。

来张今天到目前为止唯一的照片。

站在悬崖边上向另外一边的山谷望去,12秒的自由落体下面就是今晚的住处Quintin Lodge。这是一个十分宏大的场面,虽然在大雨中模糊到几乎看不见,但还是很美。拿出不给力的相机拍了一张,效果太差,算了。不能再耽搁了,再不走姐就成冰冻猪肉了。一路星星点点有许多小湖,不过姐没力气欣赏,又冷又饿。还有那么一段路才到山脊上的Pass Hut吃午饭。到了以后姐有种重生的感觉,开始脱外衣,两只被雨水浸透的手套拔凉拔凉的。Adam和Katie亲切的关怀,又是一杯热鸡汤,katie叫我把里面那层衣服换了,可是这大厅广众的,姐没地方换,于是坐下,打算用体温把它烤干。外裤脱掉,湿透的保暖裤开始冒烟。看看左右,所有人都在冒烟,背上、腿上、头顶上。蒸桑拿呢这是?日本夫妻到了,那个女人看起来冻得快不支了。就在桑拿房吃掉那个巨大的三明治,提起冒烟的裤子,跟着Adam和Katie的第一队下山去也。

雨太大把下山的路冲垮了,只能走Emergency Track。下山的路本来就很陡,这条Emergency Track下山更短,所以更陡。其实丫根本不是一条Track,就是沿着山上的小溪往下走。而且水流也急。又是深一脚浅一脚的踩在水里。Katie依然站在最险的地方帮大家下去。

远处有直升飞机飞来,据说是到下面去修桥的。路过我们头顶的时候一阵旋风。这意味着我们米有桥走?我们还要踩水?

下山快下完的时候,竟然天放晴了。此时我大呼一声不好,走太快了!还在山上的同志们肯定看到绝美的风景了。后来事实证明此言非虚。希腊姑娘Roy告诉我说太美了,stunning view!漫山遍野的野花啊!其实很快我也就平衡了。每个人的旅行都是非常个人的经历。每两个人的所见所闻所思都是不同的,即使是看到同样的风景,每个人的关注点,兴奋点,都是不一样的。做好自己,享受专属于自己的风景,就可以了。总是在比较我多看到什么他少看到什么,是没有意义的。

两点半到达Quintin Lodge。姐累了。脱下湿哒哒的鞋袜,真的不想再穿上了。然后觉得左手戴着的手表有点紧,仔细一看不对啊。左手肿的跟面包似的!原来我用右手拿Walking Pole,左手没有运动,竟然冻肿了!我勒个去。如果现在洗澡,肯定就不想出门了。姐还得去看世界第五高的瀑布Sutherland Falls呢,580m的落差。于是皱着眉头穿鞋穿袜,出门。天晴的非常漂亮。一路看到好几个Weka,这是一种长的有点像鸡有点像Kiwi的鸟。镜头还是糊的。

这里嫩绿的Kiwi苔藓照耀在阳光下,发着可爱的光。

一路还看到水里、石头上一闪一闪亮晶晶的,后来回去的路上迎面碰到Katie,问她这是不是金子啊。他说不是,这是Mica。回来查了字典才知道,是云母。这姐们儿真博学。

此瀑布果然不同凡响,姐不给力的相机只敢远远地拍照。近处风吹得能把我整个人都吹跑。站了两秒钟,好不容易晒干的,这又是全身湿透。抬起头睁眼望瀑布两秒,满脸水,眼睛被水珠冲的疼。作罢,爽一下就走吧。姐不想在这里洗澡,还是回去洗热水澡的好。

全湿的镜头拍阳光蓝天,别有一番美妙之处。

 

回到lodge,四点半,两个累坏了的美国姐们儿搁那地上坐着,她们在纠结还要不要去看瀑布。我说去吧,值得一看的,再不走来不及了。姐的左脚终于磨出了一个水泡。在lodge里穿拖鞋有点疼。这里的工作人员有一个台湾小妞,名字也叫做Jean,至少发音一样。我问她,你在这山里怎么活丫?没网络的。她说,挺好啊,我们可以写信,每六个星期可以进城一趟。在这儿好,不用担心外面世界有多乱。我表示你这工作太爽了。她很灿烂一笑,说,那边那个大块头是我男朋友。姐明白了,嗖地师奶!啥都不说了。

我这就没见过风景这么好的小木屋。

 

这个lodge比较好,drying room旁边隔了一小块没那么热的区域可以烘鞋子和外套。里面密密麻麻摆满了鞋子。有好多人没有去看瀑布,直接洗澡烘鞋子了。

快到10点,太阳落山了,雪山顶着晚霞。Roy坐在小木屋外面的台阶上抽烟。

 

第4天:

今天的路最长,21KM,而且要赶下午的船离开,所以每个人都有种紧迫感,都走得很快。船一共只有三班:3:15,4:00和4:45。过了时间就米有船了。要被扔在山里了。。天气很好,大晴天,很热。早上路上又远远望见Sutherland Falls。很多人昨天没有体力去看那个瀑布,今天可以在这里远观。没有多少时间浪费,一群人在着急又兴奋又不舍的心情中赶路。

 

晴天真的是喜欢拍照的人的天堂。光影变幻。

走了好久好久,可能是我今天有点累了,所以显得久。到了一个小屋子,sandfly到处飞,在这里喝杯咖灰,继续赶路。恩,照片中那个红色的小点是Katie。

路过漂亮的吊桥,在晴朗的阳光下,碧绿的河水清澈见底。

 

 

直升飞机越来越多,有运货的,大多数都是旅客飞去从空中欣赏Milford Sound的。那即将是我们徒步的终点。

 

一路都是漂亮的小河和瀑布,还有许多高大的蕨类植物。很是惊讶了一把,因为自从恐龙时代以后,地球上就没有高大的蕨类植物了。冰河期过后,乔木长了起来,蕨类植物再次出现,但都是很低矮的。一时间走在高的像大树一样的蕨类中间,觉得自己到了侏罗纪公园。

漂亮的Kiwi苔藓在阳光下。但是不能晒太久哦,会死掉的。

路过一片很像九寨沟的地方。

实在是很爱这个云。

有一大片山体滑坡的痕迹。明显能看到滑坡后最先长起来的是苔藓,然后是蕨类,然后才是树木。

这里水大的时候也是会被淹掉的,水位不超过黄色的marking。那时候看不见路,淌水要看着路标,否则会掉下去。

这是用来抓stoats的。stoat是鼬,长的像ferret雪貂。它们看到鸡蛋就会扑上去,然后被抓住。这是一种从国外来的有害生物。它们心跳速度非常快,所以消耗大,需要吃很多东西,他们会吃掉kiwi鸟的蛋。它们基本上什么都吃,是一大害虫。所以新西兰对于从国外带来的任何农业产品检查都很严格。还有一个例子就是澳大利亚来的一种树,它们很丑,一直都是枯枯的,但是很能疯长,漫山遍野都能长满,不让其他树活。而且就算拔掉,一旦种子落在土里,自己又会长出来。新西兰DOC的一大任务就是清理它们。

 

满地不知名的白花。慢慢变得透明,慢慢融化,慢慢梦离你而去。

沿着石壁走,能看到宽阔的河谷。石壁上还有一个marking,1898年刻下的。

然后Katie又健步如飞的跑了。

 

我已经走得很累了。12点半走到这个瀑布,在水边吃午饭。有个Weka走过来,想喂它来着。可是Katie不让喂,而且它也的确不吃我的面包。

 

这位同学竟然跳下水了。把他给冻的。。。

为了赶3:15的船,午饭吃了半个小时就又出发了。走到最后我真的走不动了。右腿膝盖弯的肌腱疼,左腿膝盖是关节里面疼。肌腱问题不大,左腿这个我知道比较严重。Katie左腿膝盖也肿了,缠了一圈绷带,估计脚踝也不好了。看她吃午饭的时候把一只脚放在水里冰着。我问她这份工作会不会对腿脚有损伤,她说,到end of the season,其实也就习惯了。Katie说,加油,快到了,3:15的船肯定能赶上。

河谷,最后一瞥。

最后一段路,路况极佳,都成了高树公路了。

终点!终点!3点钟到达Sandfly Point。这里苍蝇很多,看这名字就知道了。还好政府给建个小屋子躲一躲。终于走完了。姐坐在凳子上就不想动了。

然后坐船去Milford Sound边上的Mitre Peak Lodge。今晚住这里了。船上的风景绝佳。丝毫没有辜负我的期望。

Milford Track的徒步就此结束。生命中极其重要的一项打上了一个红钩钩。剩下的旅途都不用开11路了,且见下回分晓。

2010春节吴哥游记-真腊千年穿越

posted Oct 11, 2010, 3:31 AM by ZUAAS IT   [ updated Oct 11, 2010, 5:05 AM ]

by 胡光昱 2010.3.28
邮箱:guangy.hu@gmail.com
个人主页:http://www.renren.com/profile.do?id=309229209

1. 引子

献给ZUAAS还未开张的网站,与我的校友们分享这次迷人的旅行。


2010年春节,总算实现了我到南洋狮城后长久以来的一个梦,去柬埔寨吴哥体验那段传奇与神秘。记得还在杭州时,宋城的广告是“给我一天,还你千年”;当我漫步在吴哥那一座座散布并纠缠于热带丛林的断壁残垣中,无法抑制的思绪狂奔,仿佛穿越了千年,回到了宋元时全盛的真腊,与周达观一同目睹它昔日的金碧辉煌,而后不胜唏嘘,感叹古人的智慧,文明的脆弱,历史的残酷,人性的泯灭。。。

 

柬埔寨,又称高棉,是一个有着悠久文明的古国,公元9-12世纪是它的强盛时期,旧时都城又称吴哥(Angkor),在洞里萨湖畔的暹粒Siem Reap。暹(xian)是泰国的古称,Siem Reap意为战胜泰人,在某次战役大败暹罗人之后,高棉人改首都为此名以纪念胜利。然而,胜和负在历史的时间轴上只是一道道浅浅的刻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我不禁感叹命运的轮回。古高棉人与左邻泰国(暹罗)右舍越南(占城)进行了给了无数次战争,在12世纪初达到全盛,而后国力见衰。一度战败的暹罗人在14世纪卷土重来并一举攻克吴哥,高棉人被迫放弃都城而迁都金边,从此伟大的吴哥文明在热带丛林中陷入了若干世纪的沉睡。更具有讽刺意味的,东南亚另外一处类似的伟大古迹,泰国的古都大城(Ayuthaya),17世纪被缅甸人攻占并焚毁。看着历史,文明面对野蛮的入侵总是如此的苍白,无力的抵抗后是一次次必然的浩劫。终究还是拳头的大小决定了一切,剩下献给神的旷世巨作,原本为了永恒而存在的石头神庙与雕刻,历经烧杀抢掠之后,静静地诉说着沧桑。再往后几百年,到了19世纪,吴哥被法国人发现,重见天日。进入20世纪,更为不幸,这个国家开始了百年的苦难,历经法占,日占,法占,独立,政变,内战,还有不得不提起的臭名昭著的红色高棉,这个注定在历史上留下千古骂名的罪恶政权,终于到了1997年,红色高棉残部投降,内战结束,留下满目苍夷,1000万枚地雷以及因地雷而荒废的大量农田。可怕的人祸。当我和新加坡的同事提起柬埔寨,他们大多以不屑的口气跟我讲,这是东南亚最穷的国家,哦还有,那里有很多庙。可知道,元朝时,真腊的富庶甚至令若干中国人前往定居;可知道,这里曾经的文明是多么伟大。。。

 

中国与柬埔寨颇有渊源。元朝的时候,一个叫周达观的人随元使团出使柬埔寨并逗留一年,那时吴哥王朝仍处于全盛期,被称作真腊。是的,他目睹了金碧辉煌的吴哥城,并写下了《真腊风土记》。这篇8000字的文章显得异常珍贵,因为它是史上仅存关于吴哥文明的记录,法国鬼子正是靠着它的翻译版在丛林中发现了吴哥城。现代,柬埔寨的西哈努克国王,长期流亡在中国北京。还有,令我有些不太痛快的,我的国家曾经支持过红色高棉。

 

如果你对历史感兴趣,尤其是失落的文明,如果你喜欢摄影,如果你热爱远足,热爱生活,如果你没有某些坡人那种莫名其妙对偏远地区的反感,去吴哥仔细转转吧,它有你期待中的全部,如同我的感触。我想我应该还会再去的,太喜欢那里了。

 

为了逼自己早点拿出游记,先把这么些废话放上来,我实在是又拖又皮。明天,明天会放出概述。

2. 概述

暹粒是个小城市,google map实在是个好东西,打开一看就清楚,连带比例尺。更加形象一点,其西南边缘的old marketnight marketpub street是绝大多数游客打发夜晚的好地方,而我住的地方在东北角,相当郊外都挨着“机场高速”了(这条路真叫national highway 6);这两处我以崴了的脚步行了一次耗时35分钟,估计也就两公里的样子。

 

打开google map找到siem reap然后往北拉,吴哥文明的众多景点便散布在暹粒以北,大约7公里的样子。首先,你会看到一个小些的正方形,有一圈护城河包围着,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吴哥窟,Angkor Wat,也有人称之为小吴哥,吴哥寺。Angkor Wat本意就是吴哥寺,但由于Wat发音与广东话的相近,这称呼就这么误打误撞下来了,其本身和窟没有任何关系。既然有小吴哥,那么当然也有大吴哥,地图上再往北一丁点,一个更大的正方形,便是Angkor Thom,也叫做吴哥通,或者吴哥通王城,是为当时真腊的都城。下面引用周达观《真腊风土记》的一段原文,

 

州城周围可二十里,有五门,门各两重。惟东向开二门,馀向皆一门。城之外巨濠,濠之外皆通衢大桥。桥之两傍各有石神五十四枚,如石将军之状,甚巨而狞。五 门皆相似。桥之阑皆石为之,凿为蛇形,蛇皆九头,五十四神皆以手拔蛇,有不容其走逸之势。城门之上有大石佛头五,面向西方。中置其一,饰之以金。门之两 傍,凿石为象形。城皆叠石为之,可二丈,石甚周宻坚固,且不生繁草,却无女墻。城之上,间或种桄榔木,比比皆空屋。其内向如坡子,厚可十馀丈。坡上皆有大 门,夜闭早开。亦有监门者,惟狗不许入门。其城甚方整,四方各有石塔一座,曾受斩趾刑人亦不许入门。当国之中,有金塔一座。傍有石塔二十馀座;石屋百馀 间;东向金桥一所;金狮子二枚,列于桥之左右;金佛八身,列于石屋之下。金塔至北可一里许,有铜塔一座。比金塔更髙,望之郁然,其下亦有石屋十数间。又其 北一里许,则国主之庐也。其寝室又有金塔一座焉,所以舶商自来有富贵真腊之褒者,想为此也。石塔出南门外半里馀,俗传鲁般一夜造成鲁般墓。在南门外一里 许,周围可十里,石屋数百间。东池在城东十里,周围可百里。中有石塔、石屋,塔之中有卧铜佛一身,脐中常有水流出。北池在城北五里,中有金方塔一座,石屋 数十间,金狮子、金佛、铜象、铜牛、铜马之属皆有之。

 

描述得金碧辉煌的州城,便是吴哥通王城;而“俗传鲁般一夜造成鲁般墓”正是吴哥窟。只是吴哥通王城的灿烂早已灰飞烟灭,正中央幸存下来的巴戎寺仍可给人以极大的震撼;加上吴哥窟,这两处实乃登峰造极之作。为了避免审美疲劳而忽视其他遗迹,特意把这两处排在转遍周边景点以后。

 

吴哥的神庙,是供奉给神居住的,只有神才配住在石制的不朽巨作里;从周达观的叙述里得知,哪怕大臣的屋也必须尽量用草盖,“瓦片不敢上屋”。吴哥文明,时间跨度好几个世纪,前期信奉印度教,后期在Jayavarman VII的统治下,国力进入鼎盛时期,全国改信奉佛教,直至今日。因此,建筑很明显分为两个风格:印度教风格的建筑,必然有象征世界中心的须弥山的五座高塔,很陡峭,爬起来极为过瘾,很是让我回忆起了华山,典型代表有吴哥窟,比粒寺,东梅奔,茶胶寺;佛教风格的建筑,则稍微平坦,典型代表有巴戎寺,圣剑寺,塔布笼寺。吴哥窟属印度教建筑,供奉毗湿奴。有研究说,吴哥窟实乃葬庙,因其坐东朝西,象征着西方极乐世界,而吴哥几乎其他所有的祭祀的神庙都朝着日出的东方,神的方向;个人赞同这个观点,周达观的文章里的“鲁班墓”正好可以印证。有点搞笑的是,在吴哥窟这个标准的印度神庙里,有不少和尚按时上下班修行,他们供奉的神正是不折不扣的八臂毗湿奴,印度教大神。我觉得实在有点好笑,于是和身为导游的旅店老板聊了聊,答案大概如此,由于全国改信佛教,因此吴哥窟也“被佛教”了,于是大神毗湿奴在广大劳动人民的强烈要求下,被迫改变了自己的立场,在暹粒作了兼职佛教的神。

 

似乎现在有这么个观点,要去柬埔寨吴哥得赶紧,不然游人越来越多,往后很多东西就看不到了。其实不然,要真没有什么东西了,柬埔寨人民的生活不知道要苦成啥样,他们现在最好的工作也就每月收入100usd的样子。其实现在游客已经泛滥了,但对景点的保护做得还挺不错的。为了保护古迹,吴哥窟的石头上开始有铺了木梯,这样也更安全。我个人还是相当愿意爬石头,但用木梯保护石梯是一个明显的趋势;或许应这么说,大家要赶紧去的话,还有石梯可爬。倒是应该注意时间的选择,如果第一次还是别选雨季了,虽然也有人说别有韵味。五月底开始,有近半年的时间柬埔寨处于雨季,看不到日出日落不说,还很有可能会被洪水淹。

 

关于交通,暹粒城里,徒步或者租自行车(1.5usd每天)就好;去景区的方式可以有,摩托,tutu,汽车以及自行车。Tutu车大约12-15美元包一天,可以搞定绝大多数的景点,甚至包括女王宫;如果去女王宫和崩密列,还是选汽车吧,一天60usd左右,来回路上耗时就3个多小时,地图上看大概得有200km以上,而且灰很大;自行车逛大小吴哥正好,以我目前的体力去骑大圈问题应该也不大,但如果要去女王宫和崩密列,那得是自行车游西藏级别的选手。关于住宿,暹粒很多guest house非常实惠,空调房大约12usd一天,可住两人,还含早餐,不过我几乎每天都早起看日出,就没吃过。关于钱,美元通用,本地货币叫瑞尔,用来作零钱,4000rel1usd。关于吃,还是小心点吧,去好一点的餐馆,一餐也就2-3usd,虽然有很多路边摊很便宜,也有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我很想尝一下,比如炸蜘蛛啥的。我觉得去条件不怎么样的地方,无论你的下水有多么强大,先评估一下你的行程还有当地的医疗条件,万一中招会有多大的风险。每天一大早天不亮去看日出到傍晚回来,都路过一个地方,n多的人在那里排队,而且每人都带一个小孩,以至于我的第一直觉那里是人口贩卖市场,结果后来才得知其实是医院。一个鲜活的例子,我一个朋友,在柬埔寨就中了大招,而且属于一下就扣完整管直接成白血的那种,被迫在暹粒住了一礼拜,都差点回不了新加坡。所以我的建议是尽量去餐馆吃,如果有异味哪怕只是感觉不太爽就不要勉强在那儿吃,不要吃餐馆以外的冰,如果实在想试路边摊还是留到最后一天吧。

 

暹粒的人民总体还比较纯朴,治安是不错的。当然宰游客在任何景区都算正常,所以大家要毫无廉耻之心的勇于砍价,一个经验公式是直接往1/4以下喊;我曾用700rel买过景区喊价1usd的水,比超市都便宜。有的时候,装作不懂英语是很有益的,比如机场通关那人就跟我要小费“1 dollarbuy coffee la”,我愣是装作不明白。会有很多小孩跟你兜售小东西,要买还是趁着人少,不然一堆都会围上来的。以前游客出于好心总会带些糖果去给当地的小孩,不过个人并不赞成这样,因为他们不刷牙的,而且会养成一个不好的习惯,现在所有的小孩都会找你要糖果,“give me tang guo”“gei wo tang guo”;最faint的一次,直接有一小孩冲我喊“hello, tang guo”,我就这么改了名“被tang guo”了。

         

随身物品及点评:防晒霜 – 与其用指数高的不如用喷的按时整一两下;驱蚊片+花露水+驱蚊水+蚊香 – 户外还好些,但住的地方一定会有蚊子不管有没有空调;腹泻药 – 万一杯具了;太阳帽 – 摄影者之外必备,对单反取景会有无法估量的阻碍;干湿纸巾 – 怎么都会用到。

 

参考网站,背包客栈,穷游网;参考书籍,《五月盛放》,《真腊风土记》。

 

景点及译名,把比较靠近的进行了归类,黑色加粗的是重要景点,斜体是我没去的,最好打开google map实时对照。其中罗洛士和巴肯山看日落是没时间去,高布思滨是觉得走1个小时的山路只是看些些水里的浮雕和林迦不划算,而且会压缩崩密列的时间,荔枝山太远,西池基本没人会去。总的来说,暹粒景点太多,三天时间都不太够,与其每个地方都走马观花,不如玩好重点的景点,最后一天查漏补缺。

 

 

angkor wat

吴哥窟

phnom bakeng

巴肯山

日落

south gate of angkor thom

通王城南门

通王城内

Bayon

巴戎寺

terrace of the elephants

战象台阶

terrace of the leper king

癞王台阶

phimeanakas

空中宫殿

baphuon

巴方寺

north & south kleangs

南北仓

prasat suor prats

十二塔庙

preah palilay

普拉巴利奈

thommanon

托玛侬神庙

通王城东

chau say tevoda

周萨神庙

ta keo

茶胶寺

ta prohm

塔布笼寺

东池

srah srang

皇家浴池

banteay kdei

班黛喀蒂

prasat kravan

豆蔻寺

pre rup

比粒寺

east mebon

东梅奔

banteay samre

班提色玛寺

ta som

塔逊

北池

preah khan

圣剑寺

neak pean

龙蟠水池

west baray

西池

西池

west mebon

西梅奔

ak yum

阿约寺

banteay srei

女王宫

外圈

phnom kulen

荔枝山

kbai spean

高布思滨

beng mealea             

崩密列

bakong

巴公寺

roluos
罗洛士

preah ko

神牛寺

lolei

洛雷寺

 

下一篇是摄影提示和我的行程

3. 摄影及行程

话说吴哥可以作摄影的题材太多了,人文,建筑,静物风景,日出,日落,甚至微距都能轻松找到题材,并且老天总是适时地赐予极佳的光线,极富层次感的光影不时令人感动。时当二月旱季,一个烈日当空的正午在崩密列遗址,居然看到了秋天才有的一幕,漫天的黄叶在风中旋转而洒落,霎那令人想起了英雄里的那个场景。

 

同许多摄影教材里提到的一样,吴哥最适合拍照的光线也出现在早上10点前和下午3点后。个人觉得下午4点后直到傍晚的阳光是最令人惊叹,它具有不可以思议的魔力,可以把沐浴在夕照下的一切都染成纯粹的金色;上午的确有一段晨光是美好的,但渲染力却没有那么强而且过于短暂,倒是热带烈日当空威力很快就会呈现;中午是既不太适合拍照也不适合游览(除了崩密列),太热了,所以要么回暹粒休息,要么找一个庙在里面发发呆也很有感觉。

 

小吴哥拍日出,几乎是所有人必到的一个场景,5点钟起床,6点不到还星光满天时就守在荷花池前,目睹东方逐渐出现丝丝晨曦,从深蓝到海蓝到浅紫到绯红到满天霞光。个人觉得,由于小吴哥太高而且逆光挡在了东方,应该是拍不到咸鸭蛋般鲜艳的朝阳喷薄而出的一刻,主要拍的还是晨光,小吴哥标志五座高塔的剪影和荷花池中的倒影。然后会有和尚陆续前来上班,呵,或许开始一天的功课更为贴切;不要犹豫,拿出中长镜头来,前景是沐浴在朝阳中身着橙色袈裟的僧人,背景是还有些黝黑的小吴哥,可惜由于错误的信息,我没有拍这一场而是直接奔向小吴哥最顶层。看到过有的攻略提到在日出前避开人群迅速上到小吴哥第三层的须弥山拍窗影,遗憾的是,现在小吴哥顶层8点才开放,分批排队限时上下,就二月的日出时间来看应该是做不到。至于人群,每天去小吴哥的游客那真是人山人海,最少最少好几万;小吴哥座东朝西,为了避免逆光,日出后很多游客都先去别的地方,剩下的人数还是比较可观,登小吴哥顶层的须弥山至少要排队20分钟;中午人最少,大家不是吃饭就是回旅馆休息了,完全没有喧嚣,难得一刻安静,不时有很惬意的微风拂过,如果有带食物,不妨舒舒服服的在此野餐;下午才是拍摄小吴哥的最佳时间,人潮会挤满这里,要排队登上顶层几乎没有可能,但到处转转也有相当多的地点可以拍摄,和尚也会沐浴着夕阳穿过回廊下班,如能抓住此刻,也当十分精彩。此外。塔布笼寺9点前人还比较少,值得早点去。巴戎寺,即使9点前人也很多了,由于朝阳渲染力不够或者我曝光不好,没有拍到金色的高棉微笑。我觉得在巴戎寺,夕阳应该可以达到效果,只是西面的雕像保存的不如东面完好,所以还是上午去吧。

 

我的行程如下,第一天去周围的庙宇以避免审美疲劳,第二天完遍大小吴哥,第三天去较远的女王宫和崩密列,第四天查漏补缺。最后一看,每天都有去到小吴哥。基本上,tutu车司机为了省油,会建议一些他觉得方便的路线,但是我们要坚持立场,因为最好的光线是赶出来。算是看了3天日出,除了小吴哥必须起大早5点就出门,其余在630左右日出时分赶到即可;第二天在吴哥通王城南门,看到日出不过感觉一般般,但此时南门人最少最恬静,倒可以拍一些别的东西,没白早起(有人建议以南门作背景来拍夜空的星光,没有试不知效果如何,但肯定5点就得出门);第三天皇家浴池,日出很美丽,值得去。日落只是在比粒寺,本想凑热闹也去巴肯山的,可惜时间不允许。没有去洞里萨湖,因为听说很臭,而且本人对人文不是很感兴趣。

 

D1

5:00出门(5:30到) 小吴哥日出 sunrise - angkor wat

8:00 清晨的塔布笼寺 ta prohm

班黛喀蒂寺 banteay kdei

皇家浴池 srah srang

豆蔻 prasat kravan

午饭

(放弃了原计划的茶胶寺 托玛侬神庙 周萨神庙,因为感觉下午会很赶)

圣剑寺 preah khan

龙蟠水池 neak pean / krol ko

塔逊 ta som

东梅奔 east mebon

班提色玛寺 banteay samre

比粒寺日落 sunset - pre rup

 

D2

5:30出门(6:00到) 大吴哥南门及日出 sunrise - south gate

早餐

8:00 金色的微笑 巴戎寺 bayon

通王城其余景点

午饭

茶胶寺 / 托玛侬神庙 / 周萨神庙  ta keo / thommanon / chau say tevoda

小吴哥 angkor wat

小吴哥日落

 

D3

皇家浴池日出 sunrise - srah srang

早晨 - 女王宫 banteay srei

(高布思滨没去,保留体力)

中午 - 崩密列 beng mealea(此处十分有趣,轻松玩2-4个小时)

(原计划取消 下午罗洛士 roluos 巴公寺日落 sunset – bakong

小吴哥 angkor wat

小吴哥日落

 

D4

自行车补遗(注意把握不晒的时间,不要中暑)

小吴哥顶层,发呆

巴戎寺的夕照

下午5 热气球鸟瞰小吴哥


4. 穿越

早上5点出发去小吴哥前的荷花池看日出。路上遇一装13自行车队,全山地车排一溜,后面一辆大巴压阵。原以为是托运来的自行车装备,后来发现有家旅行社组织这种集体自行车暴走,有兴趣的同志不妨考虑下。抵达小吴哥大约5点30,天还很黑,由于几乎没有灯光污染,满天的星星很清晰。虽然带了脚架,但来不及拍星空了,要去荷花池抢位拍日出。5点50开始出现晨光,之后约6点20,拟冲上小吴哥顶层拍窗影,但一是8点才开放,二是根本没得那种光线,未遂。7点10分从小吴哥下来到地面,看到太阳露出云层,但其实日出时间是6点40,所以我的推断是由于小吴哥太高,挡住了朝阳喷薄而出的那一瞬。推荐一网站,可查日出时间,http://www.wunderground.com/

- angkor wat

小吴哥第三层,登须弥山的唯一楼梯,木梯盖在石阶上


别的石阶都禁止通行,应该的,因为石阶磨损很严重,又高又陡,很不安全

 

ta prohm


紧接着趁着时间还早,秒杀tutu车司机的若干废话,绕了一圈直奔塔布笼寺,Jayavarman VII(吴哥最鼎盛期的国王,巴戎寺的建造者,改信仰印度教为佛教)献给他的母亲的神庙。此寺以大量的古树和建筑紧紧纠结的奇观而闻名,古墓丽影的拍摄场所。游客非常多,过了9点,成群的旅游团嘈杂无比。但是,如果探索那些可能的空间,包括标有danger的地方(其实不然),总是可以惊讶的发现一些完全无人涉足的角落,非常恬静,若隐若现的缕缕阳光,还有很好听的声声鸟叫,再一对比隔壁咫尺的嘈杂,那种感觉棒极了。某处有拍胸听鼓鸣,几乎每个导游都会介绍,不过后来发现吴哥有拍胸听鼓鸣的建筑实在是多。



















































纠结,十分纠结





我最喜欢的光和影





















 

- srah srang

白天无甚特别之处,但看日出很精彩,虽然是第三天的后话








banteay kdei





























































-prasat kravan 













- preah khan

圣剑寺,Jayavarman VII献给他父亲的神庙,很大,但是感觉不如塔布笼寺;或许是因为中午游览实在太热,光线也不好,好在树阴和建筑很多可遮荫,不至于被暴晒。这里会有人主动上前套近乎做导游,避之;七拐八怪后有一个号称很完美的皇后像,由于供的香火很重,不太有兴趣拍。

 

圣剑寺入口的桥也采用了搅拌乳海的形式;当然最著名的搅拌乳海非吴哥通王城莫属,南门的保存最好


阿修罗(即魔鬼,瞪着圆眼显得比较凶)





修罗(即神仙,眯着杏眼显得比较慈善)


















































Library,有人直译称之为图书馆,但实在应该称作藏经阁



- neak pean

龙蟠水池,毁坏实在严重,原本很天花乱坠,大池中有四匹飞马,周围四个水池中各有一个神兽头部雕像(人也算?),喷泉从神兽口中喷出。现在飞马还残缺不齐剩一匹,四大神兽基本看不出原本什么模样。

















- ta som

光线开始好转





















 

- east mebon

东梅奔,光线真不错,从西面开拍有最佳的光影








一位老导游,正帮助一对老头老太艰难地攀登















 

- banteay samre

几乎没有人去这里;此时的夕阳,还有那份宁静,令人感动莫名





























- pre rup

比粒寺的日落,西面光线非常好,可狂拍;如拍落日,200mm的镜头差不多够用,不过感觉落日还比不过夕照的美





























1-6 of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