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台湾计划已随着机票的预订而提上日程,这场旅行不仅实践了半年前的旅行承诺,同时也让我在毕业时分释放了一次灵魂。对于宝岛台湾,以前的理解多局限在台湾的综艺节目,台湾电影里的镜头和来自台湾的歌手艺人。这个不断向外界传播华语文化的岛屿,对大陆长大的孩子来说有着诸多的神秘感!这次旅行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莫过于台湾遍地的小吃文化,继承了中华传统的印记以及其独特的自然景观。 说到小吃,首先看的是《台北小吃札记》关于台北小吃的描述,“这是台北,一个老练世故的城市,外省文化之浸润也深,故欣赏此种吃食之众比较得以累成......”,台北应该是当时迁过去的大陆居民汇集的地方,大陆逃难人士来自五湖四海的省份,过去后便都集中在了台北,自然也就促成了中华各地域的美食文化混合交融,形成特有的小吃文化。夜市是小吃文化的发祥地,而在台湾,几乎每一个城市都至少有一个夜市,充分体现了台湾人民崇尚小吃的禀性。台湾人民富有创造性地将各种食材进行加工制作,故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小吃品种!由于每家制作的手法和酱料的搭配不同,即便是同一种小吃,不同家做出来的成品味道也可能迥异。正是这种小吃的多样性,使每次夜市之行都是一个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说到传承,不禁让人想起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大陆这片中华文明的根源之地正在不断丧失的传统印记,却在大陆以外的地方得以保留和重视!台湾是中华文明传统印记 【第O天】旅行是一种探索以往的每次旅行,都会早早的在出行前计划好,今天去哪里,明天去哪里,详细的旅行计划早已跃然纸上。即便没有时间临时抱佛腿,至少也会把行程下榻的旅馆先订好。虽然预习工作会很累,但是一踏上旅途,便利不说,还免去不少被坑的机会。这种有计划的旅行原来是我所推崇的,后来渐渐觉得,过早的计划会在未到达目的地时就已经框住了旅行的预期。事实上旅行本来就应该是个无法预期充满未知的过程,一路上会有各种新奇事物在等待挖掘,窃以为在探索中旅行和在旅行中探索才应是旅行真正的意义所在吧。 这次台湾之行只做了个简单草率的预习,7日7夜的行程,也只订了前三个晚上在台北的旅店。于是在某个周末的凌晨,心中带着向往,便匆匆上路了。旅行模式基本上是:台北的最后一天,订上九份的民宿,九份的夜里,订上花莲的民宿,花莲的夜里,订上清净草原的民宿,清净的夜里,订上台北的最后一夜。最后发现,我们走完了北台湾。一路走来,连次日的交通也都是临时找的,于是就遇上带我们找台湾大哥大买手机卡的好心司机,遇上从花莲带我们穿越太鲁阁到达清境农场还送一把小手电的有缘人,遇上一起登合欢山看日出临别时还送我们青青草原路线图的香港情侣。一路和台湾人讲价,也颇有意思。 和大部分人初入台湾的玩法不同,我们的7日选择了环北台湾,行程见下图。之所以选择北台湾,是因为台湾最大的两个城市台北高雄南北对立,由于政治因素,北台湾和南台湾的民俗文化也会有稍稍的不同。台湾绝对不是一个可以一周内玩完的地方,与其囫囵吞枣,不如留着另一半下次再来。很多人选择西台湾,是因为西台湾南北纵向畅通无阻的交通,事实也是如此,东边的南北交通只有自强号快速铁路,而且我们到达花莲之后发现根本没有横穿台湾中部山脉的公共交通。不过选择西台湾的旅行,也不太可能看到太鲁阁的壮阔,详情见后文。我们发现即便是北台湾,7天也是不够的,因为光台北这样一座“老练世故”的城市,就要浓墨重彩地用去三天了,原本想去的新竹狮头山和宜兰罗东计划由于时间的关系宣告破产。 图1. 环北台湾7日行程 【第一天】北投温泉-士林夜市来到台北的第一天已经是闲散的下午,旅途的劳顿,让我们特别期待去找个温泉放松休憩。于是我们一放下行李,便起身前往台北著名的北投温泉。台湾因为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地壳板块的活跃创造了很多天然的温泉。台湾的温泉分冷泉和热泉,以热泉居多,泉水中富含矿物质,泡多了有助于身体健康。和日本一样,人们管温泉为“汤”,在北投有公共汤和私人汤,也有按性别分的男汤和女汤,在新北投的光明路上,放眼望去有很多温泉旅馆,旅馆里面有独立的汤池,其温泉水来自由政府控制的泉眼,输送到不同楼层的不同汤池里面,供游客使用。 图2. 北投温泉 生平第一次泡汤就在台北的北投温泉,第一次入水耗时良久,是因为不太适应恒定在45度左右的水温,全身入水后不久,便浑身冒汗,每次浸泡一般15分钟,泡完就像打了一场激烈的羽毛球赛,满头大汗,必须得出来休憩和补水。新北投的泉质以青磺和白磺居多,我泡的应该是白磺泉,水质呈乳白,属于硫酸酸性水质,多次浸泡可消除疲劳,特别适合缓解旅行之劳顿。 泡汤归来,回台北的捷运途径剑潭,出捷运站不远,便来到了著名的士林夜市,台北许多著名的小吃都集中在这里。夜市原本只是夜市,但是因为有很多小吃摊铺的出现,夜市成了小吃的代名词。奔往士林夜市的游客,多半都是因为美味的小吃而去的吧。第一眼看到台北的小吃摊铺,似曾相识,让我回忆起马来西亚槟城的夜市小吃摊,但规模和人气远不如士林。记得光顾的第一个摊是青蛙下蛋,一开始还是好奇胜于饥肠,没敢买,后来看见一个摊就挤进去看看,拣着喜欢的就买。于是一气呵成,买了青蛙下蛋,猪血臭豆腐,阿宗面线,炸奶球,大肠包小肠,豪大大鸡块,生煎包,各种卤味...能吃的当场解决,吃不下的统统打包,最后坐在剑潭捷运站门口,一边看着从捷运站源源不断涌出的庞大人流,一边消耗着美食,第一个晚上无条件吃撑了,最后还浪费了不少。 图3. 士林夜市虚景 图4. 士林夜市的美味小吃合集(左为鸭血臭豆腐,豪大大鸡块,青蛙下蛋;中为大肠包小肠;右为阿宗面线,炸奶球) 哦,还有不得不提的两件事,一是刚放下行李从旅店出来的路上,遇到一家川味牛肉面,点了碗五香牛肉面,好吃地泪流满面!那香喷喷的牛油,直接将我秒杀,后来对台湾夜市小吃已经审美疲劳,但这家牛肉面在之后的7天里面始终回荡心头!依稀记得店面位于基隆路一段往市政府方向步行可至,吃完面出来能看到101;二是在台北市府大楼看见了巨幅海报“钓鱼台是中华民国的”,试想大陆的政府怎么没有这种魄力,看到对钓鱼岛宣示主权的大都是民众花钱做的广告。 图5. 令人难忘的川味牛肉面 【第二天】国父纪念馆-台北101-中正纪念馆-西门町-临江夜市 台北第二天是历史的回顾,我们的计划首先是靠近落脚处的国父纪念馆和101,国父纪念馆位于市政府旁边,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百年诞辰而兴建,孙中山原名孙逸仙,所以纪念馆的英文名就成了S.Y.S Memorial. 刚步入纪念馆,就听路人说仪式马上要开始了,听得我们一头雾水,走进庄严的大门,已经看到人们将孙中山先生巨型塑像下的空地围了起来,走近一看,只见两位卫兵以一种在大陆极为罕见的姿势站岗,而远处,正缓缓走出三位年青帅气,表情严肃,手执刺枪的阿兵哥。原来所谓的仪式就是卫兵的换岗仪式,每2小时进行一次。于是我们迅速找到有利地形,记录下了这个气势恢弘,别具特色的一幕。 图6. 换岗的阿兵哥正朝我们走来 原本国际上每个国家的礼仪兵的穿着,步型,佩枪和手势都会有差异,国父纪念馆站岗的阿兵哥步履沉重,掷地有声的前行和极具视觉感染力的交接仪式令我印象深刻。整个过程将近20分钟,我却使劲地按下了100多次快门,在伟岸的国父塑像之下,透过取景框目睹了这种庄严,仿佛看见了100年前中华民国成立之初,卫兵列队庆祝中国从此摆脱近2000年封建统治的伟大时刻,心中的敬重之情油然而生。 图7. 交接仪式之一 图8. 交接仪式之二 图9. 帅气十足的阿兵哥 图10. 国父与卫兵 国父纪念馆内部讲述了国父的生平事迹,保存了很多孙文当年的亲笔文件,从头到尾看完,花了不少时间,权当是重新读了一回中山先生的传记。中山先生一生60岁,年少留学行医,之后成立了同盟会,发起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封建制度,成立了中华民国,确立了三民主义的治国纲领,是谓荡气回肠的人生!孙先生作为名副其实的国父为国共两党所敬重,其卒时中共成立也没几年,在阅读展览的时候看见一段有趣的文字:1924年中国国民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采取“联俄容共”的新政策,容许中国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名义参加中国国民党。惜因国际共党操纵,在党内发展组织,于中山先生逝世后,顿失领导,国共两党关系不幸全面破裂。文中看出共产党是怎么在国民党中发展出来的,而且通过“惜”和“不幸”可以大致感受到国民党对于这种变数的无奈而又惋惜心态。 图11. 中华民国成立之初的政府要员 国父纪念馆出来之后,我才有时间欣赏这座和贝聿铭同窗过的近代台湾建筑大师王大闳的作品:对称的格局彰显凛然的正气,一米见粗的巨柱衬托恢弘的气势,四角飞檐高高翘起,庄重而不失活泼,室内木质的横梁竖柱和传统中国建筑结构一致,古典而不失稳重。 图12. 国父纪念馆外景 国父纪念馆出来,便直奔附近的101,早就耳熟能详的101高508公尺(米),曾一度是世界最高建筑,一直很向往身临其境仰望他的高大,而今终于实现!然而这次深入101的探索,让我明白更多关于这座建筑的神奇。这座建筑有着号称世界上最快的电梯,时速达16.8公里,建筑的设计者巧妙地借用了四种带有中国印记的事物,分别是竹子,如意,铜币,和宝塔。亦或是远处端详亦或是置身其中,你可以发现竹子的节节攀升,如意的花瓣外形,铜币的外圆内方和宝塔层层相叠,充分体现了现代建筑科技和中华文化的紧密结合。和上海浦东或者新加坡滨海湾不一样,台北城的摩天大楼顶多就只有101一座,买票登上88层观光层,便可以“一览众山小”,将台北城尽收眼底。在101上租一个解说器,可以瞬间拉近你与台北的距离。 图13. 台北101外景之一 图14. 台北101外景之二 图15. 台北101上鸟瞰台北城(黄色的方形建筑为国父纪念馆) 特别感兴趣的是101的建筑结构,台湾处于环西太平洋地震带,要在这种地质上面造一座摩天高楼是谓不易,101出乎我意料,竟然只用了八根巨柱便撑起了主体结构。楼顶有一个巨大的球形阻尼器,据说是用来抵抗风和地震荷载的,其工作原理大概可以想象的出来(利用质量球体的惯性力来抵消横向荷载)。在101上还看了一层珊瑚展,才明白台湾出产珍贵的红珊瑚,“珊瑚与珍珠、琥珀并列为三大有机宝石,在东方佛典中亦被列为七宝之一”,所以红珊瑚价值不菲,常用作宫廷饰物。台湾还出产玉石,其价值就比珊瑚低不少。 图16. 台北101主体结构 图17. 台湾红珊瑚雕刻二成的关二爷 结束101的行程便赶往中正纪念馆,赶到时已只剩下1个小时就要关门了。笔者对蒋中正的兴趣不亚于国父,不仅因为小时候听外公讲故事经常会有提到“Jio Gah Sei”(东阳方言),还因为他是个浙江人,出生在浙江奉化的老蒋和湖南湘潭的老毛在20世纪前叶那一场关系国家民族存亡的较量,注定了这两个人物在中国近代史上不可磨灭的影响力。回过头看老蒋的历史,看到他曾经也如此英姿飒爽,如此飞煌腾达,突然让人联想到一代枭雄项羽,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也许还有更多相应的例子,毛蒋的恩怨,只不过印证了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道理,台湾人说,蒋介石败给的是自己。 图18. 中正纪念馆(夜色) 图19. 中正纪念馆对面的自由广场 中正纪念馆出来夜幕已降,本想去总统府走一趟,但是我迷恋于纪念馆内的文字图片,耽误了时间。在自由广场上晃了晃,边起身前往西门町,西门町是著名的台北商圈,台北的发展应该是自西门町一带开始,慢慢向四周发散。初到西门町,自然免不了一阵瞎逛,边逛边买小吃,但比第一天在士林夜市有所收敛,又吃了一回臭豆腐感觉味道已不如昨日,买了一盒槟榔,打开一看竟然是新鲜绿色的(印象中吃过老槟榔干货还以为都是如此),中间还夹红浆,第一口吃嚼出的汁要吐掉,然后就可以享用了。虽然看到很多Taxi司机嚼得开心,但是我怎么嚼都觉得味道很怪,不一会儿,喉咙就像卡着一块石头了,直接吐掉了,后来一盒槟榔也全扔了。除了槟榔还有苦瓜汁,平时喜欢吃苦瓜,但从没见过苦瓜拿来榨汁的,银白的苦瓜倒是喜人,榨汁后的味道就是先甜后苦,苦尽甘也不来。在西门町最坑爹的是想要买双鞋却发现自己的脚在台湾竟然只能穿女鞋!台湾人无论男女脚都很大只,去店里一问,男鞋42码起,好歹我在大陆新加坡也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囧境啊,不过相比新加坡,台湾的鞋卖得便宜是真的! 图20. 台北西门町一瞥 西门町没怎么吃饭,回到宾馆就杀往住处附近的临江夜市,临江夜市相对士林人少一些,不过也让夜市的形态更加清晰,两边是固定的店面,中间一排都是活动的推车摊铺,小吃什么的一般都在活动摊铺上卖。在活动摊铺和固定摊铺之间,有两条人流,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看到的基本上和士林夜市差不多的小吃,我在固定摊位买了一杯锡兰奶茶,在活动摊铺买了一蚵仔面线,一猪血糕,一五香蟹和一脆皮鸡蛋糕,发现我真能吃,第二天依旧肚皮鼓鼓地回到旅馆。值得一提的是台湾的奶茶无论哪种style都很美味! 图21. 第二天小吃合集(左为脆皮鸡蛋糕,成都杨桃冰;中为猪血糕,蚵仔面线;右为苦瓜汁,槟榔) 【第三天】故宫博物院-龙山寺/夜市-信义诚品书店 台北第三天,就是号称有近70万件馆藏,一件一件看需要看上30年的世界著名博物馆。网上资料显示,1949年从大陆运走的文物达2972箱,分批运至台湾,而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北京故宫博物院类似,都以明清时代的藏品居多。进入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第一感觉就是小,和天朝的故宫没法比,但是人家本来就是个博物馆,而且麻雀虽小,馆藏的宝贝的确不容小觑,很多年前阿杜给我带回来一个碧玉白菜,特别喜欢,时至今日才有幸得以看得实物。 进了博物院,看了整整一天,竟然也只是看了三层馆藏,只恨眼睛不够用啊。博物院的宝贝应该是轮番展出的,特定的时期可以看到不同的藏品。上至夏商周,下至元明清,各色宝物一应俱全,青铜,陶,瓷,玉,珊瑚,玛瑙,象牙,木,竹,果核,石等材质做成的宝贝不让人目不暇接,除了慨叹工匠们的精湛手艺外,不得不敬畏的是它们所经历的年轮沧桑。常常盯着一件青铜器的纹饰,透过它看到的是2000年前的繁华世故,那些贵族们在死去的亡灵边埋下的是一种精神寄托,亡灵的身躯可以与天地融合,但是精神寄托则可以和这青铜器一样永恒。 图22. 故宫博物院正门 最后不得不说的是,乾隆皇帝真是个清高自我的破坏者,很多原本完美的宝贝,他老人家非要往上面题个字,盖个章,以彰显他过人的鉴别能力。乾隆说,在后宫鉴赏宝贝不算玩忽职守,乾隆又说,我觉得这个宝贝从这个角度看起来有美学价值。我说大哥,你能不能消停下,看得我们心里面渗得慌啊。器物之美,不同的角度带给人的感受是不同的,任何鉴赏的文字都限制了观赏者对器物本身的想象力。你还要破坏器物本体在上面强行镌刻上你的个人感悟,实在是太过分了! 图23. 台北故宫博物院远景 故宫博物院出来已是饥肠辘辘,继续去龙山寺附近的三大夜市华西街,梧州街和广州街觅食,第三天已经对台北的小吃产生审美疲劳,所以吃得少了。龙山寺朝拜的人很多,香火甚旺,我们没什么兴趣,便直接去夜市觅食,第三天继续吃臭豆腐,发现味道是三天来最差的,鳝鱼面很腥,吃了两口作罢,鱿鱼羹没啥味道,猪血汤看起来是最好吃的,味道确实也不错,某妹吃得甚欢! 图24. 龙山寺及附近龙山夜市(下自左:臭豆腐,鱿鱼羹,猪血汤,鳝鱼面) 龙山寺出来,又去了台北最喜欢地方,诚品书店,因为下榻的地方离信义诚品书店不远,之前已经去过一次,意犹未尽,就再次将自己丢进书堆里面去,感受台湾繁体字所创造的世界。信义诚品位于忠孝东路四段,台北101附近,是一个大型的shopping mall,里面除了卖书,还有CD和诚品礼品。喜欢诚品可能的原因是以前喜欢看台湾文人骚客的文字或者绘画,比如高中时代风靡的蔡智恒,比如一画一思考的几米,比如刘墉李敖龙应台,总感觉台湾人很小资,写出来的文字也特别小资,而诚品就是将这些小资风攒在一起的地方。进去后发现这地方简直就是爱好阅读者的天堂,周末营业到凌晨两点,平日也营业到半夜12点,拿本书可以席地而坐,靠在书架上看,也可以拿到旁边的实木桌子上坐下,伴着古色古香的台灯看,书店很安静,没有人可以打扰到你,除了结束营业的每隔10分钟播放一次的付款reminder音乐。 图25. 诚品书店(里面不让拍照,外面偷拍一张) 【第四天】十分-野柳-九份-黄金博物馆 第四天天公不作美,台北和东部沿海都下雨,我们只得包了一辆车前往。说下台湾包车,很多网上资料看到的价钱都在4000NTD左右一天(8小时),临时找车只要在打的的时候和开车师傅提出要求,师傅一般都愿意接单子,我们包了一辆3500NTD一天的,感觉还算合理,不过后来到了九份看东森新闻才发现,2500-3000是行情价(2-4人),之前看到的价钱应该是5-7人的价钱。如果遇上天气不好,或者当天的旅行目的地较多,最好的交通就是包车游了,人多会比较合算。本来也打算租车自驾,后来由于诸多原因还是没有租成,在台湾租车一般要求有国际驾照,可以通过网上直接预订,多家租车公司也提供全岛甲租乙还的服务,台湾的东部沿海自驾完全是没有问题的,特别是同为右行的大陆人士,比较危险地段是东部通往花莲的苏澳公路和从花莲往台中穿越中央山脉的山路。所谓的危险,其实并不在于路弯坡大,而在于下雨造成的路边山体滑坡或者山上的岩石崩塌,除开这样的天险,开车者只要不随意超车,跟着同行方向的车流前进并没什么安全隐患。 个人认为,台湾最小资的是在台北诚品书店看书,最浪漫的就是去平溪十分放天灯了。本来放天灯就被《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渲染得极是浪漫,到了十分竟然发现还是在铁轨上放,那浪漫的气氛被渲染到了极致!天灯即是孔明灯,传说就是诸葛亮发明的,可在大陆长大的我们却从来没有玩过。将祝福和祈祷写到天灯的纸壁上,然后点上火,天灯就会将你的祝福和祈福带给上天,这是人间和上苍的交流方式,每一个放天灯的孩子都相信,上苍会读懂你的心思,并保佑或者赐福给你想祈祷和祝福的人。沿着放天灯的铁轨往前走,可以看到一座吊桥,也许是因为天灯的缘故,吊桥也植入了浪漫的因子,如果能和恋人一起在吊桥上挽肩并行,仿佛就像是在行走漫漫的人生路,这头到那头,便是天长地久。 图27. 写字时瞬间试过的火车 图28. 放飞的天灯 图29. 平溪吊桥 在铁轨上徘徊驻足了许久,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下一站是十分大瀑布,进入瀑布前要走一座吊桥,可是我们去的时候吊桥已经断了,留下半座残骸,只能改走边上的铁轨桥,铁轨铺在厚厚的枕木上,跨越了通往瀑布的河道。雨丝微微敲打着面盘,脚下的碎石子路沿着铁轨默默刺入远方,画出了一个深邃的弧度,这忧伤的画面里仿佛更能听清相互排斥的灵魂在碎碎怨语。瀑布到了,不喧嚣但却冷艳,尤其是在幽怨的雨中! 图30. 雨中的铁轨石子路 图31. 十分大瀑布 |